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构成诈骗罪如何处罚金? 诈骗罪是否并处罚金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26 17:40:10
The Beginning

一、构成诈骗罪如何处罚金?

一般不少于1000元。

诈骗罪是可能会被判处罚金的,至于罚金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额规定,要根据犯罪分子的诈骗数额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来定。

罚金处罚标准只有以下三种:

1、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最少不少于1000元。

2、规定了相关数额。

3、以违法所得或犯罪数额为基准处以一定比例或倍数的罚金。

二、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在生活中以非法的手段诈骗财物的案件时有发生,犯罪人构成诈骗罪,除了会对犯罪分子判定相应的量刑来惩处外,还要对犯罪分子处以罚金,罚金的数额没有具体的数额,需要结合涉案的数额来确定,最少不能低于1000元。

THE END

TAG:诈骗罪  罚金  轻者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