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原告和被告协商开庭时间延长可以吗 原告和被告协商开庭时间延长可以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04 02:35:56
The Beginning

一、原告和被告协商开庭时间延长可以吗

可以。民事诉讼开庭时间可以申请延迟,但申请延迟开庭需要符合法定条件。

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候,是可以延期开庭的,不过是否延期是由法院来决定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二、民事诉讼的流程是什么?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三、延期审理的规定是什么

延期审理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导致人民法院无法在原定日期开庭审理案件,遂将开庭审理延迟 到另一日期。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即可以当庭通知下次 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地点,不能即时确定的,可另行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四、延期开庭审理需要出裁定吗

需要。如果出现法定的情形,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延期审理,法院会对申请进行裁定。

关于刑事案件延期审理的情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综上所述,这个法院审理案件的开庭时间的话并不是说原告或被告说要延长就能延长的,是要看具体法院的审批以及是否符合延长开庭的时间的,而且其实拖延开庭并不会减轻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具体情况下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否则是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

THE END

TAG:原告  时间  被告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