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2022年盗墓法律规定是什么? 盗墓的法律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10 15:11:32
The Beginning

一、盗墓法律规定是什么?

盗墓法律规定是存在盗墓行为将会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盗墓者犯了一般盗墓罪行,即盗窃或者故意破坏尸体的,是会被处以3年至10年有期徒刑,并且要处以相应罚金;如果是初犯、偷窃未遂或者没有对古墓造成严重破坏,属于情节比较轻的,会被处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果被审查到盗墓者是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类的古遗址、古墓、珍稀物品等进行偷窃或者造成严重破坏,情节严重的,是要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要处以相应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另外盗墓者多次进行盗墓的、是盗墓组织的首要分子的,都是属于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

此外,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如果盗墓者对盗墓而来的文物进行走私倒卖,情节严重的,是会被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要处以相应罚金。盗墓罪判刑的轻重除了和盗墓者自身犯罪行为情节有关之外,还与古墓本身的价值大小有关,古墓价值越高,刑罚就越严重。

二、盗掘古墓葬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内涵认定

一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范围。

其一,明确“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包括水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司法实践中对于私自挖掘地下文物的行为认定为“盗掘”不存在疑义,但是对于盗掘内水、领海中的水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定性,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特别是,我国南海管辖海域内,水下文物遗存丰富。当前,盗捞南海水下文物较为猖獗。为强化对水下文物的特别保护,“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包括水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其二,明确“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不以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为限。实践中,一些被盗掘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非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尚未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行为人先于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该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例如,长沙汉王陵系列盗掘案,被盗的古墓群在被盗掘前,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从被盗出的文物资源分析,认定是汉代王陵墓群,后相继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避免争议,专门作了规定。

二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不包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实践中,对于“古文化遗址”的范围存在不同认识,有意见认为应作广义上的理解,将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包括在内,故对于将上述不可移动文物的一部分从其整体中挖掘、凿割下来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掘古文化遗址。经研究认为,对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不宜作上述广义理解。

在当代的社会存在盗墓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的,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于文物是有非常明确的保护的规定,所以一旦存在这种行为,但是没有给古墓造成非常严重破坏,属于情节比较轻微的情况之下,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

THE END

TAG:有期徒刑  果木  就会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