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理由有哪些 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理由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15 02:35:50
The Beginning

一、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理由有哪些?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二、民事诉讼临时申请回避可以延期开庭吗?

民事诉讼临时申请回避的,可以延期开庭,根据规定,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三、民事诉讼回避申请由谁决定?

1、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

2、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3、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四、民事诉讼的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总的来说,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是需要有正当理由的,事实上,如果审判人员存在以上几种情形,正常情况下应该自行回避,审判人员没有自行回避的案件,当事人可以提出回避申请,确定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之后,都会提前告知当事人的。

THE END

TAG:案件  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