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行政诉讼迟迟不判决违法吗? 行政诉讼迟迟不判决违法吗怎么办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01 12:38:52
The Beginning

一、行政诉讼迟迟不判决违法吗?

并不违法,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后,人民法院作出宣判的,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判决书。开庭后迟迟不出判决书的原因可能是案件中止审理,或者现在审理中。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二、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行政诉讼迟迟不判决不违法,行政诉讼申请二审之后,有两种处理结果,一种是维持原判,一种是重新判决。法院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会维持原判;若法院认为原判决的认定事实存在错误,适用的法律有问题,会改判或撤销判决。

THE END

TAG:行政诉讼  判决书  案件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