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贷款诉讼时效是否仍然有效(贷款失去诉讼时效)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22 15:29:43
The Beginning
1.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成立,自成立时生效。而合同生效后,除了出现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之外,只要合同内容不违法,没有损害第三人的利益,那么合同均是有效的。
2。诉讼时效是法律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权益,要求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主张权利的法定时效。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当事人可以起诉,但有可能失去胜诉权。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为了防止那些“躺在权利上睡大觉的人”,目的在于要求当事人积极的主张权利。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以诉讼时效进行抗辩,是抗辩权人的私权利,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因此,超出诉讼时效的合同,除非合同内容违法,否则依然是有效的。只是超出诉讼时效后再去法院起诉的话,可能会因此失去了胜诉权。在此,律师建议大家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注意关注诉讼时效的问题,注意收集己方履行合同的证据,在诉讼时效届满前及时起诉,或者进行催收,保留好相关证据,避免诉讼时效的失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THE END

TAG:合同  合同法  诉讼时效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