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职工病假规定2022的法律依据包括什么 职工病假最新规定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4-06 20:10:54
The Beginning

一、职工病假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二、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1、企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月工资又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或实际履行的正常出勤月工资标准约定(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劳动合同对月工资未约定的,但集体合同有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约定。

3、企业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那么这种情况就要按员工在岗时的实际工资的70%给员工发放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月病假工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X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日病假工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单月计薪日X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格的保护我国的劳动者的权益的,其中病假工资规定、病假工资计算基数以及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都是十分的明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社会上劳动者福利待遇也是越来越好。就比如生病请病假,现在也有很多公司是可以实施相对的带薪休病的。


THE END

TAG:病假  用人单位  职工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