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境内素有“牡丹之乡"之称的何湾镇丫山,是由丫山、西山、龙山三大旅游资源环境共同组成,以“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牡丹文化景观"为旅游主题,集奇、险、幽、秀、狭等特点,融花、石、洞、泉、瀑于─体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
景区景点
九龙壁
九龙壁为一块巨大的石壁,在于鹅峰北侧,巨龙峡南侧。九龙壁宽约50米,高30~40米,因岩壁上有多处钟乳石,状似龙盘旋于石壁上,故名九龙壁。九龙壁为石灰岩质,直立于地面。底部有泉水在石缝中流出,石缝宽约42厘米,高50余厘米。泉水流出并汇集成—条溪流,溪宽1.5米,泉水清辙透明,水质甘甜可口。九龙壁东北侧有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楠木林。
蟾蜍观天石
蟾蜍观天海拔高度309.6米。为石灰岩质,象形山石,状似一蟾蜍面对天空长叫。石最高处7米,宽2米。蟾蜍头朝向东方。
周边有零星石林分布。由于此地属于喀斯特地貌,象形石所在岩体为石灰岩质,经流水冲刷后行成象形石。当地人传说蟾蜍石为月宫蟾蜍王的化身,由于此地虫害泛滥,蟾蜍王派下大量蟾蜍除害而蟾蜍王坐镇此地,为民呼风唤雨。从此此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尖山文笔石林区
尖山文笔石林海拔高度337米,占地面积50余亩,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林。向西坡面石林比较集中,平均高度2米,最高约4米。另顶部石林峰岩陡峭,最高处可达15米,底部有洞穴曲折幽静,且洞中有洞,层层相连。因所处山峰形似巨笔和大笔架,因而得名。石林植被覆盖良好,上方有藤蔓覆盖,兼有少量龟竹。且四周间种一定量的梯田牡丹。石林区内有一象形石,酷似犀牛,故命名为“犀牛望月”。该象形石高3米,长4.4米,位于整个石林区下端。
据介绍,历来此峰有“一派尖山堪架笔”的美誉。并有民间传说该峰顶是太白金星和文曲星聚会处,为吟诗作画,“神笔”插地形成笔形巨石,架在石峰裂成"笔架”。
夹马石
夹马石位于丫山村至龙山村公路西侧石林群中,海拔168米,石质为石灰岩。夹马石高约1.5米,整个岩石为西南—东北走向,马头面向西南方。马头开卷自然形成,恰有一小石块正好嵌于马眼部位,因此整个岩石酷似—马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名“夹马石”。由于该地区的山石为石灰岩质,在造山运动及雨水冲刷、流水溶蚀作用下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各种象形山石。
牡丹园
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基地内已形成9大类名贵欣赏牡丹,300多个不同品种的牡丹观赏格局,被誉为“华东后花园”。
丫字峰
丫山位于丫山村西北侧,因两座山峰合成一个“丫”字,故名丫山属象形山石,黄海面基准海拔372米,整座山体占地约2平方公里,山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丫字口面对丫山老街。丫山的植被状况较好,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以低矮灌木为主。山体岩质以石灰岩为主,间以灰页岩等。山体的坡度较大,平均坡度约为70度。两峰接口处有两个葫芦状平台,总面积约为3亩许。由山底至山顶有山间小道相通,沿路而上,可经过龙头瀑、听泉、九华初瀑、莲花洞、莲花台、科普壁等景观。
九九湾
九九湾道路崎岖,为石渣路面,该段道路约呈东南——西北向,宽约5米,该段总长度约2公里,黄海面基准海拔320.4米。据传九九湾的来历与当地孙、蒋氏家族有关,由于孙、蒋氏家族多出高官,但为表现其中的艰苦,以及激励后人要不断磨练意志,某位族长在造路过程中,便依山势而建此九道弯路。九九湾处前无遮拦,眼界开阔,实为观景佳地。
八戒石
八戒石为一块象形山石,位于西丫公路西北侧山体中,靠近公路。因该石观之状似八戒头像,故名八戒石。此石凹凸不平,形成猪头的形状,尤以鼻子更为逼真。八戒石大约1.5米高,长2.5米。据当地民间传说,为猪八戒奉孙悟空之命在此迎接天神,因而形成此石。从地质上形成机理看,主要在于该地区的山石为石灰岩质,在造山运动及雨水冲刷、流水溶蚀作用下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各种象形山石。
燕倪洞
燕倪洞又名海燕洞、龙凤宫。位于天龙峰上,洞口呈燕嘴状,面向西北。溶洞整体呈东西走向。洞深120多米,最宽处有20多米,洞顶最高处达30多米。洞口四周植被覆盖状况良好,较为丰富。
全洞分为前后两厅,有三米宽的暗道相连。洞内四沿石壁起伏凹凸,后厅除有一上粗下尖石笋,另在厅中央有—弯曲石钟乳悬挂。
此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内石钟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