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温州市红蜻蜓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展厅简介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28 07:24:08
The Beginning

  红蜻蜓中国鞋文化博物馆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位于浙江永嘉瓯北东瓯工业区,馆址1500平方米,由红蜻蜓集团投资1000万元建成。全馆为两层楼房,分为“传统鞋履文化”、“现代品牌文化”两个部分。展馆运用图片、实物、文字,按历史时期,系统反映我国几千年的鞋履历史和制鞋工艺的演变过程,同时,对企业10年发展的历程进行了介绍

  景区详情

  据文献记载,至迟在南宋(1127—1279)时期,温州已出现手工制鞋匠。在明<永乐大典>中,保留了宋南戏《张协状元》剧本。此剧为“永嘉书会”才人所撰,戏中不仅有温州地名和方言,而且数次出现<赵皮鞋>曲牌名;剧中人物还多次提到民间使用牛皮,“一可蒙鼓,二可做鞋”的台词。这表明当时永嘉(即今温州)已有制鞋工匠在制作皮鞋。

  明代,温州一带制革业和制鞋业已很发达。如:嘉靖年间温州已能生产麂皮、杂色毛皮和九节狸皮、野猪皮、香狸皮、山羊皮以及软皮、硝白软皮等。朝廷规定:每5年,用以上毛类毛皮制造胖袄裤鞋523副作为贡品,由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等五县分摊。到明万历年间,每年均有“胖袄裤鞋”作为岁派贡品。

  据资料分析,这些鞋当为配合冬服穿用的高统皮靴。清代的温州,各种鞋履,包括皮鞋、布鞋、绣鞋、草鞋等均已流行。至民国时期,温州皮鞋业一度有了较大发展。民国二十年(1931),温州市区(今鹿城区)硝皮业有近30家,其中晋新、普达、精华等厂均使用机器来代替手工摩皮;制鞋业有70家;府前街一带已成为皮鞋专卖街,有叶三进、大陆、美标、皇后等几十家皮鞋店,其中多数采取前店后厂(作坊)形式,大多为手工作坊。温州鞋业800多年来的发展,为今天鞋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鞋文化历史悠久,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石器时代的兽皮裹脚到现代完美工艺的制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鞋已超越了简单的实用层次。鞋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是中国鞋业基地,全市鞋厂遍布,工艺突出。2000年,在中国鞋都产业园区管委会的积极筹备下,博物馆于当年开工,在2001年10月竣工,成为鞋都的重要标志。

  温州制鞋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南北朝时太守谢灵运独创的活络齿屐,史称“谢公屐”,南宋时南戏名剧<张协状元>中就有曲牌名《赵皮鞋》广为传唱,明朝成化年间温州鞋被列为皇家贡品,这说明温州制鞋业在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便与文化结缘。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鞋革业曲折前进、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拥有鞋业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318亿元,真皮标志企业超过一百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三以上,中国十大真皮鞋王温州有三家,中国驰名商标两个,鞋类生产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的25%,40个品牌获得全国免检,而且还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双猪皮鞋、第一双硫化皮鞋、第一双压模皮鞋、第一双胶粘皮鞋,第一家鞋业股份企业都在温州诞生。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是秉承传统记录发展,以文兴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我市实施“中国鞋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鞋都产业园区最重要的配套工程。馆舍设计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选址双屿镇卧旗山。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将立足温州、放眼全国、包容世界,广泛吸纳鞋文化的精华,向您展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鞋文化,为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品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位于浙江永嘉瓯北东瓯工业区,馆址1500平方米,由红蜻蜓集团投资1000万元建成。全馆为两层楼房,分为“传统鞋履文化”、“现代品牌文化”两个部分。展馆运用图片、实物、文字,按历史时期,系统反映我国几千年的鞋履历史和制鞋工艺的演变过程,同时,对企业10年发展的历程进行了介绍。

  在建筑风格上,整个展区具有楠溪江流域的地方特色,充满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 博物馆收集了1200多件古今鞋履藏品,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和系统梳理,基本上理清了中国鞋文化的发展脉络。

  鞋文化博物馆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鞋的历史、鞋的民俗、鞋的品类、三寸金莲专题、精品展示和特殊场景。在历史展区,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的各种鞋类。从远古、商周战国、秦汉三国、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等各阶段的展台,都陈列着十几双鞋制品,编织鞋、木底鞋等等,一应俱全。在“鞋的民俗”部分还展示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交际场所,人们所穿的鞋也不尽相同,鞋样式也是形态各异,从而从鞋的穿着中反映出了中国的民俗民风。除此之外,参观者还可以在博物馆的特定区域,亲自感受古代的制鞋工艺。

  展厅陈列中,按历史时期展示了不少传世品,如新石器时期的“裹脚皮”活化石;商周的辟邪玉雕鞋;战国铜靴镦;汉代女皮靴;魏晋鎏金五朵履;唐代联珠纹鞋帮和金凤银靴;辽代鹰奴木俑;明代小脚鞋;清代三寸金莲鞋与金莲套靴以及满族的花盆底鞋;傣族的竹屐;彝族的翘尖鞋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鞋履,式样丰富,做工精巧,文化内涵丰富,充分显示了中华鞋履文化的灿烂多姿,是我国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此外,还展出了2.8米长的巨型瓯绣婚鞋和25个国家的工艺鞋。

  鞋博物馆的建立,为“中国鞋都”寻找到一个文化载体。今日温州有6000多家制鞋企业、80多万产业大军、百万营销大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鞋文化博物馆选址于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卧旗山。该山北邻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南连前洋山,东接江滨路,北靠瓯江,三面环绕。山体高50米,山顶开阔地约1.2公顷,最大落差12米,总建筑面积为1230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建筑物。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是秉承传统记录发展,以文兴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温州市实施“中国鞋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鞋都产业园区最重要的配套工程。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立足温州、放眼全国、包容世界,广泛吸纳鞋文化的精华,展示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鞋文化,为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品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展厅一角,右边的巨型瓯绣绣花鞋长2.8米,宽0.87米,高0.71米,为世界第一大绣花婚礼鞋。编者 国庆前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来温,对红蜻蜓集团建成的“中国鞋文化博物馆”进行了考察,经过评审,大家一致认为,该馆现有条件已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并发来正式命名书。从此,全国第一家国家级鞋文化博物馆落户在温州。

  博物馆总体采用纵横结合划分为三个展厅,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中国的鞋文化。

  一、历史沿革厅

  该厅主要展示鞋的发展变化,以历史为主线,反映中华民族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其中包含鞋与政治、经济、文化。中间突出具有历史特色的鞋类及制鞋工具。

  二、少数民族厅

  该展厅以横线为主展示全国各个民族鞋类精品,集中反映中华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鞋文化。

  三、名牌厅

  该展厅展出近代中外名牌名鞋包括获得“全国驰名商标”或“全国十大真皮鞋王”或配挂真皮标志的厂家的精品鞋。

  四、多媒体演示厅

  考虑到今后某些史料难以收集到实物,所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予以展示。如纪录片、现场录像、电脑光盘等。

温州更多旅游景点攻略!

THE END

TAG:温州  文化  博物馆  中国鞋  皮鞋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