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厦门筼筜湖观鸟攻略 厦门看鸟的地方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2 07:40:17
The Beginning

  筼筜湖观鸟攻略

  【时间】5月

  【鸟类】白翅浮鸥、须浮鸥

  白翅浮(WHITE-WINGED TERN)、须浮鸥(WHISKERED TERN)体长约20-24厘米,通常须浮鸥的体型看起来要比白翅浮鸥稍大一些。部分族群繁殖于我国的东北、华中和东部地区,冬季往南迁徙,在华南沿海、东南亚一带越冬,有部分个体会在台湾越冬。

  每年的4-5月和9-10月是他们迁徙路过厦门的时间,出现于沿海的港湾、河口以及湖泊、鱼塘。在水面来回不停地低飞,通过频频鼓动两翼,使身体悬浮于空中观察水面,当发现猎物,立刻快速俯冲捕捉,主要以各种小鱼虾为食。休息时喜站立于水中的石头,或电线杆、木桩之上。

  赶往北方繁殖的白翅浮鸥过去从未在厦门市中心被发现,须浮鸥也极少出现,此番它们一同来到位于繁华城市中心的筼筜湖区觅食、补充体能,非常难得。

  科普

  白翅浮鸥

  白翅浮鸥(学名:Chlidonias leucopterus)是鸥科、浮鸥属下的一种小型水鸟。夏羽嘴暗红色,脚红色。头、颈、翕和下体黑色。翼灰色,翼上小覆羽白色,腰、尾亦为白色,飞翔时除尾和翼有部分白色外,通体黑色。冬羽嘴黑色,脚暗红色,头、颈和下体白色,头顶和枕有黑斑并与眼后黑斑相连,且延伸至眼下。背和两翅灰褐色,翅尖暗色。

  白翅浮鸥主要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等水体,常成群活动,多在水面低空飞行,主要以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中东部、澳大利亚。保护等级为低危。

图源:图虫创意-1263674666666688552

  须浮鸥

  须浮鸥(学名:Chlidonias hybrida)体长25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燕鸥。腹部深色(夏季),尾浅开叉。繁殖期:额黑,胸腹灰色。非繁殖期:额白,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下体白,翼、颈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头顶黑,腰灰色,无黑色颊纹。

  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繁殖于欧洲南部、北非、中亚、西西伯利亚南部,往东一直到俄罗斯远东。越冬于非洲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图源:图虫创意-1033548394827218955

  筼筜湖观鸟廊

  观鸟廊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新观鸟廊以不锈钢笼材质作为骨架,外立面使用竹木材质。

  观鸟廊靠湖一侧设置高低大小不一的观鸟窗口,方便不同人群观鸟。透过窗口,可观赏到纳潮时白鹭捕鱼,成排立于站鸟桩的情景。

THE END

TAG:观鸟  湖泊  黑色  下体  河口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