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 长江白鲟能人工繁殖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24 22:13:34
The Beginning

  导语:见过白鲟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体型是很大的,可达七八米长,有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有些朋友对长江白鲟的相关知识感兴趣,那么,小编就来说说,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长江白鲟能人工繁殖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

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 长江白鲟能人工繁殖吗

长江白鲟

  没有人工养殖。白鲟无法实现人工繁殖的原因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白鲟多已奄奄一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白鲟需要近20米直径的池子,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

  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白鲟是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是中国的特有鱼类。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2020年1月2日消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 长江白鲟能人工繁殖吗

  白鲟

  30年累计放流700万尾长江中华鲟 已5年未发现自然繁殖

  2017年以来,在中华鲟唯一天然产卵场———葛洲坝下游中华鲟核心保护区,已连续5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迹象。

  在幼鱼入海的必经通道上海长江入海口,监测也一无所获。

  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场景上游约600公里的江段,已报道产卵场有16处以上;1981年截流后,原产卵场全部丧失;1982年发现葛洲坝下形成一个新产卵场,至今仍是唯一一个。

  2013年,中华鲟在此产卵场的自然繁殖出现第一次中断,2015年出现第二次中断,此后的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没有自然繁殖,该物种的野生种群的自我更新能力已经完全丧失。近30年来,已累计人工放流700万尾以上,但其野生种群自然繁殖仍无法恢复。

  今年发布的《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指出,我国先后通过物种及其关键栖息地立法保护,长期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人工群体保育及大量科学研究等,开展专门针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严峻问题,如筑坝、航道建设及航运、水污染和城市化等各自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

长江白鲟有人工养殖吗 长江白鲟能人工繁殖吗

  白鲟图

  蓝皮书指出:中华鲟野生种群自我维持能力可能丧失,针对中华鲟的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也不足,人工保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根据《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到2030年中华鲟的自然种群要得到有效恢复,建立中华鲟遗传基因库,并在21世纪中期,中华鲟自然种群得到明显恢复,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人工群体保育体系完备,群体稳定健康。

  2022年5月21日,在危起伟等专家的发起下,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揭牌。这是长江生态修复的武汉速度,也是保护中华鲟的湖北作为。

  要拯救长江中华鲟,当务之急是在洞庭湖与长江连接的支流,重建适合中华鲟的自然生境。

  中华鲟保护按目标可分为低、中、高3个层次:第一,可人工或迁地保护维持物种延续;第二,自然种群可延续,尽管其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远不及历史水平;第三,野生种群和栖息地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得以恢复和延续。

  目前中华鲟已经突破了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保存物种不至于灭绝理论上可行。但人工群体长期可持续需要有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支持,故中华鲟保护目标是确保实现第一层次目标,努力实现第二层次目标,终极目的是实现第三层次目标。

相关推荐

落水后正确的自救方法 溺水水后正确的自救方式

夏季防溺水安全提示 夏天防止溺水安全注意提示

高空作业安全须知 高空作业安全注意须知

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间正式实行 延迟退休年龄是什么时候正式实行

长江白鲟灭绝了吗 长江白鲟灭绝原因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