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姑苏人才青春无忧计划政策解读 姑苏紧缺人才计划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4 15:55:03
The Beginning

  1.放宽青年人才落户限制

  有来苏就业意愿,且符合年龄条件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即可“先落户后就业”。

  具有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苏稳定就业并在申报单位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2.简化青年人才落户和居留流程

  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审核手续和就业报到手续,毕业生可持报到证直接到招用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永久居留申请,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将市级受理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

  3.完善青年人才乐居保障

  筹建人才优租房,加大对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研究生、符合各地紧缺专业目录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的配租比例,租金应低于同类区域市场平均租金,优惠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筹建“青年人才驿站”,为来苏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就业咨询等综合服务。

  3年内建成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布局不少于30个“青年人才驿站”。

  对产业发展急需引进的全日制硕士及以上青年人才先行给予一次性生活(租房)补贴,其中博士不低于5万元/人,硕士不低于3万元/人。

  4.扩大人才优购房规模

  鼓励各地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按不少于项目档期预(销)售许可住房套数20%的比例,优先满足人才家庭首次购房。

  在我市就业、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12个月及以上,符合我市人才乐居工程认定标准的人才,或经市人才办认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和特殊人才家庭可享受1次优先购房服务且仅限购买1套住房。

  5.强化大学生见习保障

  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拓展就业见习对象,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见习期最长可提前至离毕业时间6个月。

  三年内组织提供不少于2万个高质量见习岗位。

  6.深入实施知名高校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

  优选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世界名校本科及以上学生,拿出500个左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实习岗位,组织暑期实习。

  7.加强企业博士后创新体系建设

  对进站的博士后,给予5000元/月的生活补贴,两年内最高可予12万元/人;

  对列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进站博士后,一次性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

  对出站留苏和来苏企业创新创业的博士后,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

  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研究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科研配套资助;

  获批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的,给予1万元资助。

  8.加大青年人才就业帮扶力度

  毕业年度离校末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不超过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每年面向大学生组织2000场以上招聘,提供岗位不少于300万个。

  9.加快集聚紧缺急需人才

  重点产业领域紧缺急需专业的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符合相关要求,享受6~12万元薪酬补贴。

  对重大产业项目,薪酬补贴上限提高至15万元。

  认定为市属国有企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可享受3~6万元薪酬补贴。

  10.放大校园引才平台效应

  参与“校园苏州日”活动的国(境)内外高校毕业生来苏面试求职的,每人发放最高2000元的一次性面试补贴。

  获得“苏州育才奖学金”资助并来苏就业创业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为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11.放宽优秀外国青年人才来苏工作许可条件

  对在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结束后来苏工作的40周岁以下外国青年人才,直接认定为外国高端人才。

  对国( 境)外高水平大学优秀外国应届毕业生来苏工作办理工作许可时,试行将最低学位放宽为学士。

  对在苏高校就读取得学士学位及以上的优秀外国应届毕业生在苏创新创业时,可试行办理工作许可证。

  12.多渠道吸引青创项目落户苏州

  社会资本“以投带引”优质人才项目落户苏州,按单个项目实际投资额的5%o,给予投资主体最高500万元奖励;

  国内外创客育成中心在孵青年人才项目,视同在苏创新创业,来苏注册后经认定可享受相应人才政策;

  加大“海鸥计划”实施力度,启动实施国内柔性引才“驻留计划”,单个项目(个人)补贴上限提高至100万元;

  允许高校院所在职人员采用校地双聘制,打破地域、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实现“编制社保在高校、创新创业在苏州”。

  13.多维度强化青年人才创业支持

  符合条件的初创期企业或创业团队,给予5~10万元创业补助、20~ 50万元项目资助。

  放宽申报姑苏创业领军人才的学历要求,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至本科学历,提高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的支持比例。

  立项姑苏创业领军人才的优秀人才项目资助提高至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提高至最高300万元的,对项目滚动支持提高至最高200万元。

  14.多层次推进创业业大赛与人才计划政策衔接

  整合各类创业大赛资源,开辟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的绿色通道,为海内外精英开通来苏创新创业的直通车;

  A类大赛一等奖(金奖)获得者可直接立项姑苏领军人才; A类大赛二等奖(银奖)、B类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可直接进入姑苏领军人才面试环节; B类大赛二等奖、C类大赛一等奖可适当突破学历等限制,申报姑苏领军人才,或直接立项科技创业天使计划。

  15.多手段助力金融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最高可达5000万元,优惠利率最低可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

  对人才企业贷款本金损失给予最高80%的风险补偿,将人才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开发青年大学生专属金融产品,联合相关金融机构设立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惠青贷”,提供低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的优惠支持。

  天使投资机构投资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扶持的创业项目,可给予最高不超过实际投资额度15%的奖励补贴,单个项目奖励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6.提供专属攻略

  依托“苏青惠”手机端网络服务平台,面向来苏青年大学生重点定制各类生活服务。

  打造“遇见苏州攻略集”,为青年人才答疑解惑。

  绘制“青春苏州导引图”,为来苏青年人才提供行居苏州专属攻略。

  17.定制专属权益

  留苏创新创业博士后、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办理非户籍子女入(转)学事宜,可享受《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办法》相应层次服务;

  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2倍。

  18.举办专属活动

  定期推出“相约苏州”联谊活动,扩大来苏青年大学生朋友圈。

  定期推出“青享汇”活动,为来苏青年大学生提供生活消费优惠。

  定额提供苏州历史文化场所免费游览或手作戏曲文化体验活动。

THE END

TAG:来苏  万元  人才  青年  姑苏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