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10月17日呼和浩特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18 17:47:08
The Beginning

  2022年10月18日,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

  疫情数据通报

  10月17日0—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4例,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35例。截至10月17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270例,较前日减少65例,无症状感染者2222例。呼和浩特市现有高风险区367个,中风险区235个,较前日高风险区减少30个,中风险区增加12个。

  为什么中低风险区还一直执行非常严格的管控政策?为什么一些小区一直未发现阳性感染者还不能实现有序流动?官方回应:

  目前还不是放开、有序流动的最佳时机。

  一是近段时间以来,虽然呼和浩特市新增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在下降,且主要来自集中隔离点、高风险区和重点人群中,但仍然不断有少量感染者从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检出的情况。据此判断,呼和浩特市社区传播的风险还没有彻底阻断,依然面临着疫情反弹的巨大风险。

  二是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与以往的任何毒株,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也更强、传播风险更大,更加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在疫情爆发前期,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学校、平房区、商场、饭店、工地等人群密集场所,基于病毒本身的特性,目前引发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较高。

  为了实现“无疫小区”创建由点及面连接成片不断扩大,在坚决守住无疫阵地防线的基础上,必须紧紧织密无疫阵地防护安全网,严守人员“出入关”,严把物资“进入关”,严防人员聚集、随意流动,牢牢守住无疫楼栋、无疫小区、无疫片区防线,严防无疫区发生新的疫情,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不断将无疫阵地防线向前推进。

  目前,呼和浩特采取“限制流动+核酸筛查+抗原筛查”的策略,对中、低风险区的居民还要继续落实严格的管控要求。以提高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效率和效果,尽快阻断传播,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健康码赋码和转码的流程

  (一)赋红码表示处于高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红码:

  一是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居人员;

  二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

  三是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次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

  四是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和其他要纳入高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健康码被定义为高风险的人员,并非指一定是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或密切(次密切)接触者,只是提醒正处于或曾经到访过高风险地区,待该区域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后自动转为绿码。

  (二)赋黄码表示处于中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赋黄码:

  一是正在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的确诊病例出院(出舱)人员、无症状感染者出舱人员;

  二是区域协查数据中经多源比对后确定的风险人员;

  三是未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人员;

  四是其他需要纳入中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三)常规转码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健康码“红码”人员转码。红码人员待出院(出舱)、解除隔离、排除风险或所在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后(风险等级以公告为准),健康码会自动转为绿码。

  第二种是健康码“黄码”人员转码。如果属于风险人员或未按规定做核酸检测的重点人员,需在24小时内进行第1次核酸检测,第3天进行第2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自动转为绿码。正在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舱)人员,在居家健康监测第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自动转为绿码。对排除区域协查风险人员,未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完成核酸检测,达到当地全员核酸检测要求的人员,可申请人工转码。

  第三种是被误赋红(黄)码的人员转码。由所在社区(街道)或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盖章)并提供近三日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所属旗县区疾控中心核实后进行集中转码。在本土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参加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如公安、消防、医疗、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对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如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等;社会基本运行服务人员,如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人员等。持有所在旗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具的证明(盖章)并完成3天3检,全部为阴性的情况下,报送至所属旗县区疾控中心审核后进行集中转码。转码后闭环参加社会保障工作(不得与人群接触)。

  按照“谁赋码,谁转码”的原则,健康码红(黄)码被呼和浩特市以外地区标记的均由赋码地进行转码。

THE END

TAG:人员  核酸  风险  呼和浩特市  的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