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围绕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环境整治等方面,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推进“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大力实施20项民生工程,突出民生保障的有效性、补齐民生短板的精准性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大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开工200套,基本建成1748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程,完成12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8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对全市范围内居民小区物业进行规范化整治,开工建设2.2万平方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完成4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城区道路“水洗机扫”全覆盖;打造3条“四化”样板示范街道;改造提升时代公园,建设10座口袋公园;建成区城市道路装灯覆盖率达到100%;完成3个重要节点景观亮化;新建城市公厕10座;启动实施文体中心、众春园项目建设;新建2座便民市场或生鲜超市。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其中在城市中心等停车位需求量大的区域建设的停车位不低于40%。
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000座,建设农村公厕188座,实现行政村公厕基本全覆盖;积极推进旱厕改水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农村厕所粪污处理站11个,覆盖78个村庄。“四好农村路”提升和道路畅通工程,全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包括“对接路”2公里;全市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启动实施客运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在市域内实施以平交道口硬化、门店前硬化、违建拆除、绿化植树为主要内容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开工建设地表水厂,与东方供水厂共同接入我市38座农村联村水厂,实现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18个、美丽庭院3000个,利用农村闲置或废弃宅基地,开展以“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主体的小游园建设;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能力。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就业促进工程,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开展就业职业培训6480人次,创建省级劳务品牌1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2022年全市接入政务服务智能终端的村(社区)及各类经营网点达到25个以上;推进基层事项“网上办”,2022年底,乡村两级认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2022年底,实现“自助办”高频便民服务达到50个。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6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发放文化惠民卡1475张,文化惠民券29491张;改造提升景区厕所2座,在健身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更新103处,建设足球场2片、多功能篮球场4片、健身步道5公里;开展冰雪赛事活动不少于34场(次)。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和基础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对我市冀康医养结合康复中心康复医疗工作人员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建立对口帮扶制度,提升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改扩建2个中心卫生院,建成1家互联网医院;建设2个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提高6万管。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支持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全面落实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制。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为196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1800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446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为272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15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资助残疾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入学(含贫困)10人。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工程,提升我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试点质量,到2022年10月底,将7家省级试点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并在全市推广,逐步扩大全市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广工程,自2022年1月1日起到2022年底,继续实施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确保建档立卡孕妇应筛尽筛;继续全面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到2022年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升工程,培树巾帼家政基地2个,培树“河北福嫂”典型10人,扩大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全面提升“中山好嫂子”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