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求年龄35岁以下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2-27 22:13:39
The Beginning

导语:一直以来,在很多岗位的要求中,都会有年龄要求,而这个年龄要求大多是35岁及以下,不过,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有部分岗位放宽到了40岁,但前提是有较高的学历。对此,近日,有专家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到底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求35岁以下?我们来了解一下。

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求年龄35岁以下

建议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日前,针对近年来职场“35岁门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考虑不同种类工作的特性和年龄匹配度,对一些需要丰富经验和阅历的岗位,应当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虽然近些年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国家探索更优的方案。”姜耀东说。

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求年龄35岁以下?

将35岁作为一个用人的界限是有历史原因的。改开初期,将基层年轻干部的划分界定为35岁以下,自此人们普遍接受了用35岁来衡量人才年轻与否的思维定式。实际上,在国际公认的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是35-45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国内劳动力的供给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16-24岁的劳动力比重下降,25-55岁的劳动力比重正在大幅上升。或许在未来招聘中“35岁以下”等字眼会慢慢消失。

职场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职场人在35岁都会遇到危机。门槛的高低和职场人含金量成反比,个人含金量越高,年龄门槛要求越低。企业招聘35岁以下员工主要侧重于考虑学历、个人素质和工作潜能等,而对于35岁的求职者更看重其以往工作成绩和专业技术等优势。

对即将面对35岁危机的职场人,建议提早做好准备,多参加技能培训,建立并维护好各种社交圈子,确保自己在危机时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和信息。学会分解压力,以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

与其恐慌不如好好磨练技能:

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求年龄35岁以下

职业年龄焦虑

其实,“35岁”职场焦虑,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者身体机能下降不可避免。同时,在信息时代,一方面知识、技能以及生产条件更新换代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另一方面,“35岁”群体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些均激化了市场实际用工需求与劳动者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也是引发“35岁”职场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缓解这一焦虑的根本路径是推动终身学习,强化职业培训。有学者认为,信息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人不及时学习、更新知识,都有可能被淘汰,所以每一位劳动者都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同时,政府、工会、企业也应在职业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点上,2018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做出了及时且必要的制度安排。

而在推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劳动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应保障劳动者必要的休息休假时间,为其开展各项学习提供时间前提。毁掉一个员工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有时间学习,他认为落实和完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工时制度,对于解决“35岁”焦虑意义重大。

“其实对一些传统行业来说,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反而比较有优势。如果有真本事,劳动者在跳槽和后续工作中表现优秀,用人单位自然也会给予对等待遇。”在一家建筑公司有着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况女士建议,“35岁”群体应注重在职场上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人脉,与其恐慌,还不如好好磨练技能,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