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贵州省2022年清明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07 12:04:36
The Beginning

  关于2022年清明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2022年第2号)

  一、大力倡导文明祭扫。

  大兴文明祭祀新风,倡导广大群众采取网络祭扫、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讲先人故事等方式缅怀先人、表达追思,不组织、不参加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大规模群体性祭扫活动,鼓励从家庭、家族中选派代表参加现场祭扫活动,减少在墓园内停留时间,切实降低祭扫人流密度。

  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公墓、陵园,要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做好祭扫场所清洁消毒,严格落实祭扫人员扫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二、强化省内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倡导省内广大群众就地过节休假,尽量避免或减少跨区域出行,非必要不出省;

  有本土感染者报告的市(州)人员非必要不跨市(州)出行,确需出行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

  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感染者报告地区(以下简称“三类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三类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三、严格落实省外来(返)黔人员防控措施。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请广大群众及时转告省外亲朋,清明节期间暂缓回乡祭祀,尽量减少往返途中的感染风险;确需来(返)黔的人员,请提前通过“贵州健康码”进行个人健康申报,并向目的地村居或社区报备,自觉遵守和配合落实我省各项防控措施。

  按照我省当前防疫政策,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黔人员,一律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对有本土感染者报告地区所在地级市的来(返)黔人员,抵黔后分类落实“五天三检”措施;

  对其他低风险地区来(返)黔人员,建议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黔后24小时内再开展1次核酸检测,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抵黔后须就近就地开展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

  四、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机场、高铁站、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客运码头等交通运输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日常清洁、通风消毒、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有序做好乘客分流引导,合理控制载客量,避免人员大量聚集;要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提醒旅客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各类商超、农(集)贸市场、景区景点、酒店宾馆、餐饮机构、室内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出入管理等防疫要求,坚持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不放松,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五、从严从紧强化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

  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会议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确需线下举办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参会人数,尽量缩短时间,50人以上会议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

  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聚餐聚会活动,原则上封闭场所的聚集性活动不超过50人,倡导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或在餐饮机构举办5桌以上宴会活动需向社区报备,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严控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集会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

  六、认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隐匿传播风险更高,请广大群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扎堆、不聚集、不购买境外和涉疫风险地区物品,坚持防疫“三件套”(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要第一时间做好个人防护,就近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期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场所、参加聚集性活动。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希望广大群众从我做起,自觉遵守和严格落实我省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在疫情防控和文明祭扫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不落实、不配合防控措施造成疫情传播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4月1日

THE END

TAG:防控  疫情  核酸  措施  人员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