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除夕是一个值得众人庆贺的节日,因为在除夕的时候,一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除夕也叫大年三十,那么,大家知道除夕为什么叫大年三十?除夕为什么称为大年三十?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除夕为什么叫大年三十
除夕
每年农历12月的最后一天,民间称“年三十”、“大年夜”,又称“除夕”,有辞旧迎新的说法。
除夕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很凶猛的怪物叫做“夕”,每到年末出来吃人,每到这时候,人们就要成群结队的拿着瓢盆一路敲打,驱赶夕,后来,人们制作了炮竹,让夕感到害怕,不敢随意伤人,但是,炮竹不能一直放啊,声音没有了,夕又会出来,一次,夕又出来害人,其中一户村民因门外放了一条红色的布免受破坏,后来,人们发现夕惧怕红色,于是就有了年三十,家家户户帖春联,放炮竹来驱赶年兽,以求新年安宁,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所有年三十又叫除夕。
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国还尊崇着最传统的节日习俗,在这一天,在外的游子需要归家团聚,因此衍生了很多的传统习俗。
1、吃团圆饭。据说,在古时候,年三十,牢里的犯人都能出来和家人团聚吃个饭。
2、遵循“尚坐尊东”、“面朝大门为尊”的习俗。家中聚餐,晚辈们都遵守着这一礼仪,还有在餐桌上,长辈们不动筷子,晚辈是不能动筷子的。
3、守岁。年三十的晚上,家中的长辈会给我们小辈们发“压岁包”,寓意辞旧迎新,等12点的钟声敲过,大人们就放炮竹迎接新年。
4、看春晚。年三十的晚上,雷打不动的春晚,家人们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结束久的一年,迎接新一年开始。
除夕图片
各地过除夕的习俗
上海:“开门红”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企求全家兴旺平安。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
东北:粘豆包
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除夕图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祭祖、接神、接灶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海南:“吃新节”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
相关推荐
2022除夕是二十九还是三十 2022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还是三十
2022除夕就是年三十吗 2022年除夕是大年三十吗
2022除夕是几月几日 2022年除夕是几月几号
大年三十除夕的由来 大年三十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在腊月三十一吗 除夕是不是腊月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