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说谎的孩子其实更聪明,此话从何说起?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2 15:02:07
The Beginning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的态度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孩子今后是否继续说谎。为人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1、最近几天,我儿子小树开始频繁地撒谎。

小树即将满3岁,刚刚去上了4天的幼儿园。昨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他藏在被窝里,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咦,我觉得有点奇怪,刚才还嬉笑着跟我闹呢,怎么说变就变了。

我问他:“小树哪儿不舒服啊?”

小树:“我觉得全身都有点发热。”

这下我就全明白了,这句话特别耳熟,因为这是我给他讲的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对白完全一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定是说谎无疑了,动机也很简单,为了逃避去幼儿园。

昨天晚上,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小树在奶奶的房间里玩,忽然他想钻到奶奶的衣柜里面去。

我对他说:“你要问问奶奶可不可以,如果奶奶同意,你就钻进去。”小树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他迅速地跑到门口,说:“我们把门关上吧。”

关好门,奶奶看不见了,他立刻钻进了奶奶的衣柜里。过了一会儿,奶奶推门进屋,当时的他正站在地上,马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询问奶奶:“奶奶,我可以进去玩吗?”

奶奶说:“不可以,你会把衣服弄乱的,你是不是刚进去过了?”然后小树说:“没有,我不进去。”说完就转身离开了。留下一脸黑线的我,满脑子搜索着应对的方式。

冷静了一下之后,我决定不再提这件事。其实,面对小树的“谎言”,我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要责备他的意思,反而内心有一些欣喜。毕竟,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撒谎是一门“技术活”。

2、曾经有网友提问:孩子出现哪些行为,让你觉得最不能接受的?而在五花八门的答案中,“说谎”这一条被提及最多。

对于父母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德行有亏,走上歪路。所以常常在孩子一出现说谎行为时,就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想要坚决把这个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但事实上,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说谎”行为透露出的是不同的讯号。

2~3岁:说谎是孩子“更聪明”的标志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左右说谎的概率为20%,3岁左右,说谎的概率达到50%。

“说谎”行为其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孩子的大脑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运转,不仅要有知晓他人的“读心术”,还要能“自圆其说”,所以说“说谎”不仅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必经阶段。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对孩子正在探索的“说谎”行为大加干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思维发展。

3~6岁,“有意说谎”与“无意说谎”并存

在前段时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中,小小春Jasper也有过“说谎”的经历。

一次,陈小春假装“喇叭之神”与Jasper对话:“你爸爸在哪儿,我跟他聊聊天”。Jasper一秒变爸爸,说着:“我就是陈胤捷Jasper的爸爸。”

这个时候,孩子的说谎,很可能是“无意说谎”。

3~6岁的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且快速发展,他们常常混淆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然后把自己想象中发生的事情当做真实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可以引导孩子区分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帮助孩子逐渐学会以:“我希望……、假如……”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些时候,孩子的说谎是有意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谎称自己做了没有做的事情。或者做错了事不承认,推卸给别人,以及故意隐瞒一些事实等等。

趋利避害,通过说谎来保护自己,这其实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了,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更是把这种本能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较为委婉的方式,明示或暗示孩子,我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说谎可能导致的结果,给孩子机会想办法来承担责任。

6岁以上:说谎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澳大利亚资深记者伊恩·莱斯利在他根据多年采访和研究撰写的《天生会说谎》一书中写道:如果7岁的孩子依然爱说谎,说明他的内心深感不安。

我在知乎上曾经看到一位父亲分享了他的困惑。一次,他10岁的孩子在班上进行心理测试,测试中有一条是:你是不是从来没撒过谎?

孩子给出的答案是:“经常说谎”。而班上少数几个孩子给出的答案是“从未说谎”。

这位父亲十分焦虑自己孩子的说谎行为,但其实,能够坦诚自己说过谎的孩子,我想他的内心,是不愿意说谎的。

而我更担心的,是表示自己“从未说谎”的“完美小孩”,假如孩子是在刻意隐藏曾经说谎的真相,则其身上很有可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

因为在这样的孩子心中,不够完美的自己是不被接纳、不受欢迎的,内心安全感的缺失,让他隐藏起了真实的自己。

3、说谎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都有过说谎的时候,但极少有人觉得说谎时自己是快乐的,除了一些善意的谎言之外。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因为说谎而觉得不安、愧疚,产生害怕被发现真相的担忧。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我小时候有过一次让我印象很深的说谎经历。那时候我大概8、9岁的样子,因为特别喜欢一个玩具,又确定父母一定不会给我买,于是我决定说一个谎。

我告诉爸爸:“学校里要求交8元的书本费。”爸爸给了我10块钱,并告诉我剩下的2元钱给我做零花钱。

虽然后来爸爸一直没有发现这件事情,但我也并没有因为说谎得逞得到甜头而再去欺骗他。

相反,爸爸当时的信任和那份多出来的慷慨,让我觉得无地自容,并时常懊悔自责,以至于到现在对此事记忆犹新。

大部分说谎的孩子,其实都有过类似的心理历程,说真话其实比说假话更容易的多,而选择说谎的孩子大多是出于压力。

为了防止孩子迫于压力而习惯性说谎,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01、不轻易惩罚说了真话的孩子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当孩子像我们坦诚他所犯的错误时,即使我们很生气,也需要尽力克制。

一般来说,6岁以上的孩子在犯错之后,坦白之前,一定做出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很多孩子都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

此时,如果我们不急于责怪孩子,只是问他:“你打算怎么办呢?”孩子往往都会给出我们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承担了错误发生的自然后果,自身责任感也得到了建立,便不会轻易再犯同样的错误,也知道了无需说谎来隐瞒事实。

02、不以质问诱导孩子说谎

很多时候,孩子选择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只在一念之间,而决定他做何选择的关键在于父母提问的语气。

当我们遇到一些明确是孩子做的事情时,质问他:“这是你干的吗?”常常会让孩子下意识的逃避性说谎:“不是”。可这却落实了孩子说谎的“罪名”。

此时,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你可以把详细经过告诉我。”

过度严苛的教育方式和父母表现出对撒谎行为的极度痛恨,其实不仅无法避免孩子说谎,反而会更加的激发孩子的说谎行为。

03、不透支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

对于我们怀疑是孩子做的事情,也不要去“诈”孩子:“这件事是你做的,对不对?”,这种方式会严重伤害亲子间的信任关系。

更糟糕的一种情况是,如果孩子否认,父母在查实真相之前就轻易的给孩子扣上一个“你说谎”的标签。

信任关系是相互的,要让孩子不对父母说谎,前提是他对父母有信任感存在。

撒谎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孩子为了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而产生的自保行为。如果真实的语言能够获得理解,真实的自己能够被接纳,谁又愿意戴上虚假的面具,去扮演一个完美的“别人”呢?

孩子选择撒谎的时刻,往往是他内心最脆弱、最不安的时刻,也是最需要接纳和理解的时刻。此时,来自与父母的一份宽容、一个拥抱,就是孩子保持赤诚之心最好的勇气来源。

父母与孩子的缘分,注定一段情深深、路渐远的旅程,孩子羽翼渐丰,我们逐渐退去。但在相伴的时刻里,我们的爱与支持,终将化成孩子精神世界里的图腾,让他勇敢做自己,放肆去逐梦。

THE END

TAG:孩子  父母  小树  奶奶  爸爸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