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孩子的这条“起跑线”,很容易被忽视。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4 15:02:28
The Beginning

孩子的起跑线,在很多人看来是父母起决定性因素,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下面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说到“起跑线”,我们往往能想到的就是名牌早教机构、名牌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好的大学,以及数不清的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

也有的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孩子的起跑线自然就高不了。这种说法是智巧多余,听起来很俏皮、很巧妙,但它不解决问题。

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和各种课外班,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孩子的认知类技能。但是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真正决定一个人幸福和事业成就的往往是那些非认知技能。

小时候我们都做过这样的数学题,一个水池,一边是进水口,一边是出水口,两个口同时打开,问什么时候能够注满水池。非认知技能就像那个出水口,如果它的速度和进水口一样,那么水池里的水就不会有变化,人生就一成不变;如果它的流速比进水口快,那么水池永远注不满水,人的一生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和事业成就。出水口往往位于水池的下方,我们往往忽略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我们往往就抱怨社会、责备别人。岂不知原因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

那么到底什么是“非认知技能”?简单讲就是包括了一些无法轻易辨认和测量、但确实对人的幸福和事业有潜在巨大影响的东西。非认知技能包括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社会兴趣。

所谓社会兴趣,就是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建设性的姿态,对与他人交往、融入到一个群体当中怀有深厚的兴趣。真正的社会兴趣不仅对所爱的人、亲密的人有直接的感情,而且是对周围的、包括陌生人都有一种不包直接目的、不会因为某个直接的原因而具有的那种感情,还有对他现有状况的认可、和对未来状况乐观的憧憬。

简单概括,就是既要“接纳自我”,同时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个体性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对一个人是否具备社会兴趣,提出了三项标准:

第一, 合作

一个人面对一个问题时,他常常想到的是跟别人去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要保持一种习惯性的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

走在前面的人给后面的人扶着门,给抱着孩子上地铁的父母让座,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帮助他人的状态。而持续到半夜的广场舞和占用机动车道暴走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需求。

第二, 给予

一个屋子里温度是一样的,但我们摸木头和铁块的感觉是不一样。摸铁块会觉得它很冰凉,摸木头觉得它温温的。因为铁的导热性导致它迅速吸走我们手上的热量,而木头的导热性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会索取,我们就感觉不到它是冰凉的。

在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里有混的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混得不好的往往总是需要其他人帮助,其实他并不是因为混得不好而需要帮助,是因为他形成了索取的思维模式,才导致他混得不好。而混得好的总是会去帮助其他人,不是因为他混得好才去帮助别人,而是因为他总是愿意给予,从而锻炼出更多的能力,才能混得更好。

所谓给予,就是“付出的一定大于索取的”。

第三, 共情

共情就是一个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试图让自己的频道和别人的频道合在一起,与别人同频共振,而不是自说自话。有很多话语能够表达共情,比如“我能理解你”“你看起来真的很难过”,但真正的共情是要用身体和心灵一起去触摸对方的频率,而不只是毫无情感地用套话。

大量的统计表明,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兴趣和愿望充分的话,他的幸福程度和他的事业成就远大于那些社会愿望不足的人。即使有些人凭着某个认知上的特长、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社会也给予他很大的回报,比如说成了富豪、成了一个权高位重的人,但如果这个人的整个思维和行为模式中没有社会兴趣,那么即使这个人事业有成,也很可能陷入到痛苦的境地。

20世纪的阿德勒认为,“人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是人际关系”。

21世纪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把获得幸福的要素扩展到五个元素: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以及成就。同时,他也把“幸福人生”的说法提升到了“蓬勃人生”的层面。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起跑线”,培养出了大把认知性技能,真正能对积极情绪、全身心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以及成就这五个获得“蓬勃人生”的元素产生多大的影响?

随着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衡量人幸福的标准会变得更科学更完善,作为家长,我们在给孩子画“起跑线”的时候,是不是该把什么才能真正获得“蓬勃人生”的元素考虑进去,严防死守,别让孩子的水池底下出现看不见的出水口,漏掉他的幸福人生。

THE END

TAG:的人  起跑线  社会  兴趣  出水口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