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有一颗善意的嫉妒心!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17 15:01:43
The Beginning

前几天和我姐家的小朋友一起看《熊熊乐园》,有一集是关于“嫉妒心”的:

故事中,吉吉小王子没有搭好积木,而熊大的积木小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得到了光头强和熊二等人的赞美。

这时候,吉吉小王子不开心了,他很生气,觉得熊大的积木屋没有什么好的,不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内心一直想给积木搞些破坏,梦中,吉吉小王子终于推倒了熊大的积木小屋,但是他也被吓醒了。

我姐家小朋友很生气的说,我们班很多小朋友就会这样,看着别的小朋友做的好了,自己不服气,就会搞破坏!

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大人很多时候会产生嫉妒心,小孩子也是有嫉妒心的。那么嫉妒心是如何形成的?嫉妒心又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呢?

1、没有被满足的猴王心理—嫉妒的最初来源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下来,就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先天自我为尊的意识,即自己是'猴王',是最重要的、是最强的、是不容置疑的第一号人物,这是人人都有的猴王心理。

心理学家SHart曾经征集过一群6个月大的婴儿做过关于嫉妒的研究。

他采用了一批仿有着金色卷发、浅褐色皮肤、长得非常像真人的玩具娃娃作为测试的工具。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的母亲需要分别关注玩具娃娃和图书。研究人员将准确地记录下两种情境下婴儿的反应。结果发现,婴儿在母亲关注玩具娃娃时,情绪更加消极,表现出更多苦恼。

在之后,S Masciuch等人又对6—12个月的儿童做了一个关于嫉妒的研究,他们发现,当妈妈抱其他婴儿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试图接近母亲、或者另一个婴儿,同时会伴有痛苦的面部表情,比如皱眉、哭泣。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甚至想把其他孩子从床上推下来。

你看,孩子这么小就会对妈妈(养育者)表示特殊的关注。

当妈妈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时,孩子会表现出很喜悦,很安慰,很高兴的情绪。而相反,当感觉妈妈不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时,孩子也会表现出愤怒、伤心、不安、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情绪。

害怕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和其他的小朋友产生情感链接,从而不再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人,也许就是孩子嫉妒心最早的萌芽。

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在其他领域里发现,当别人做的比我更好,获得了更多的奖励,也会表现出嫉妒心。

2、嫉妒不止有坏处,也有好处

小时候,爸爸妈妈会跟我们说:“不能和别人比,不要有嫉妒心”。

长大后,还会有无数人常常会提醒我们,你要谦虚、你要和善,要学会用平静之心对人,不要嫉妒别人的身份、地位、收入等等。

在大多数人眼里,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事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嫉妒,俨然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谁都要和它撇开关系。

但是,心理学却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经过深入的研究,现有的心理学已经发现,嫉妒心有时候对于自我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帮助人突破认知的局限。

当然,这不是在说,嫉妒心用错了地方不会为孩子带来伤害。一个常常嫉妒他人的孩子,如果对他人的问题幸灾乐祸又或者攻击对方,那么孩子在求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关键就是,当孩子发现“别人比我好”的时候,他是否能激活善意的嫉妒,还是激活恶意嫉妒。

心理学家van de Ven 在2015年提出了嫉妒类型理论。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根据情绪体验动机将嫉妒分为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了。

善意嫉妒,会增加得到嫉妒目标所有物的渴望,但不会产生恶意嫉妒的敌意。善意嫉妒,和羡慕有些类似,常常能带来有益的竞争性行为。而恶意嫉妒常常引发对嫉妒对象的贬低、又或者使嫉妒者长期陷入低落情绪。

Crusius & lange 认为善意嫉妒的人,更偏重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学习、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他与嫉妒对象之间处于竞争关系,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取得和嫉妒对象一样的水平和地位。

而恶意嫉妒的人,更注重嫉妒对象本身,希望破坏他人的优势,常常会对嫉妒对象保持负面的评价。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吧。

如果一个孩子发现别人成绩比自己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心生嫉妒。然后,孩子暗暗下定决心,为了取得好成绩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这就是善意嫉妒。

而当一个孩子发现别人跳舞比自己好,于是跑去给老师打小报告,撒谎说自己被那个小朋友欺负了,这就是属于恶意嫉妒。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恶意嫉妒,所以才会对嫉妒那么抵触。但实际上,运用好善意的嫉妒,孩子往往会有更强的竞争意识,也会在竞争中有更好的表现。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利用嫉妒,茁壮成长呢?在后天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是很关键的。

1、多夸一夸孩子的优势吧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尼采在《道德的系谱》的前言中,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

可见,认识自己是人一生的课题,小孩子更是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处了,需要家长给出正确的评价和反馈,这些反馈会形成孩子的自我评价。

孩子在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独处之后,自尊、自我效能、情绪都会比较稳定。当他们有良好的自我评价时,会更容易把“别人比我好”当成一种挑战,想要付出更多的行动和努力去改变。

但是,如果孩子的自我评价比较低,他会把这个问题视之为威胁,从而做出抵触的行为。

所以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孩子的优点身上,多夸夸他,抱抱他。比如孩子的英语成绩很好,那么就多夸夸他的英语成绩。,那么他在数学学习时比其他小朋友差一点时,他会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挑战并有信心去迎接挑战,而不是很快就选择放弃。

2、美人之美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恶意嫉妒别人,看不得别人的好,其实是想做的和别人一样好,自己没有自信,表现出一种自卑的心理。

对于优秀的小朋友,家长要适度表扬,对事不对人,可以从这件事如何做的漂亮来表扬。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赞美,这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3、鼓励孩子思考什么是他真正想要的

我的高中同学墨先生,现在在美国读博,眼看绿卡在望,工作无愁,却始终高兴不起来。我们问过他很多次,他也支支吾吾地不说。

一次在同学会上,也许因为喝多了才跟我们吐露真言。

小时候,他最喜欢的是画画,做梦都是在想考上中央美院。可是,在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比他成绩更好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爸爸妈妈也常常会跟他说要多和那个同学学习。老师的关注,爸妈的激励,成功激发了墨先生的嫉妒心。

于是,为了在学习上赶超那个同学,他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学习。临近高三的时候,他的成绩终于比那个同学排名更靠前了。

可是他却开始嫌弃最初的梦想,美术学院是艺考生该去的地方,他成绩这么好,不考上985简直是浪费了多年的努力学习。

所以,在填报高考专业时,他最终选择了牛校的计算机专业,而不是一心向往的艺术殿堂。

现在,高考这却成为了他这辈子以来最后悔的事情。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子,他最喜欢的依然是绘画,他理想中的生活依然是握着画笔去观察世界,而不是每天面对一堆代码符号,枯燥乏味。

他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当初没有放下对艺考生的偏见,如果当初对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有更多一点的思考,也许现在他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了。

想要超过别人其实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但是,因此而放弃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面对嫉妒,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呢?

THE END

TAG:孩子  嫉妒心  善意  表现出  恶意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