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父母的这种养育方式,会毁了自己的孩子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3-12 05:00:10
The Beginning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可是做为家长,你知道吗?你的这种养育方式,正在慢慢的毁掉自己的孩子。

曾经有一个妈妈,千辛万苦地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以后,本以为一切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谁知,儿子的每一份工作,不到一个月就辞职,埋怨领导态度太差,抱怨工作任务太重,还要早起,晚上加班,真的受不了。

辞职在家的这两年,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不上网打游戏;要不威逼利诱让母亲拿钱给他去消遣。

身心疲累母亲,指责恨铁不成钢的儿子。

儿子却振振有词怼她:“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生活条件、经济能力普遍提升的大环境下,有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时,依然只管孩子吃好、和好、睡好。

包办孩子的所有,不让孩子参与家务。

风雨来了爸妈挡着,苦难来了爸妈扛着,就算天塌下来了,也有父母顶着,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英雄。

表姨家的女儿是家里的独子,表姨表姨夫怕孩子委屈,小学时还喂饭,初中表妹还不会系鞋带。

高中嫌累辍学在家,姨夫找熟人,想为她谋一份手艺,学了一个月,表妹嫌做事伤手,又回到家里,白吃白喝。

后来没办法,经人介绍了一户好人家。结婚第一年,因为表妹又懒又娇气,男方坚决要离婚。

表妹目前还在家里啃老,三十多岁的人,时常伸手问父母要钱,在老家已成“佳谈”。

其实,父母应该知道:能现在用汗水解决的事,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早期对孩子溺爱,换来的将是,孩子对自己晚年的伤害。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儿女。”

上个周末,在小区楼下遛孩子。大人三三两两聚一起唠家常,小孩三三两两聚一起玩泥巴、堆石头、捉迷藏。

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嘴里叫着伙伴的名字。不小心踩到了一颗石子,一滑,手里的冰淇淋顺势就掉在了地上。

她大哭起来,跟在身后的奶奶,试图抱着安慰她。她却不依不饶,一巴掌又一巴掌地打在奶奶身上。

奶奶也不生气,陪笑着脸,很尴尬地看看周围。

然后抱起女孩,一边给女孩擦眼泪,一边说:都是奶奶不好,奶奶不对,奶奶没有帮你保护好冰淇淋。

女孩继续不依不饶,好几巴掌还打在了奶奶的脸上。

看到这个场面,有几个妈妈私底下讨论开了。女孩之所以脾气很大,都是家里人宠的。

据宝妈们透露,孩子的爷爷奶奶是退休工人,孩子的父母早年创业,打算丁克一辈子,哪知道意外怀孕。孩子的到来虽然是意外,但也是惊喜。

夫妻两中年得子,自然稀罕得不得了。现在女孩是小区出了名的小霸王。

曾有人,好心地提醒孩子父母:“这样惯着孩子不好,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一有情绪就打别人,下手还那么重。做父母的就算不管管,但也不要纵容!

孩子爸妈说:生意本来就很忙,陪伴的时间那么少,严厉管她还真的舍不得。

孩子爷爷奶奶又认为,儿子跟媳妇,每天忙得不见踪影。孩子本来就没有爸妈陪,自己不疼孩子,谁疼啊!

37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斯高教授来中国做育儿研究,他指出: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有一种意识错误。

父母们爱孩子,把孩子当成了宠物养,吃饱睡好健康就行。总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却没有给到孩子真正的高质量的教育。

生活中,经常上演这一幕:

“宝贝,今天天冷,要多穿一件毛衣,今天天冷!”

“宝贝,喝了这碗汤。这碗汤有营养,快喝了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父母要养出优秀的,独立的孩子,就得在日常生活注意一些育儿细节:

第一:不对孩子特殊待遇

比如不要让孩子,在家的地位高人一等,允许孩子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

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孩子一个人享用。一旦孩子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更不会关心他人。

心理学把这类人称为: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

第二:不过分注意孩子行为

家庭聚会时,对孩子嘻笑、逗引没完,甚至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特别热切地欢迎孩子表演节目,还掌声不断。

孩子自以为,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孩子越大越“人来疯”,家里一天到晚不得安宁,这样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第三: 物质上轻易满足,生活上包办代替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有的家庭从不要求孩子劳动,甚至觉得让孩子帮忙做事就是虐待、惩罚。

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孩子,必然会失去勤劳、善良、同情心。

第四: 袒护孩子的过失,容忍孩子的过错

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孩子有了“保护伞”和“避难所”就会无视是非,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能庇护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所以劝天下溺爱孩子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请你放开孩子。

溺爱虽是爱,但更是伤害!

当父母把孩子对生活的向往都堵死,孩子的未来也就失去了意义。

真正的养育孩子,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有原则、有底线、有人格、有道德、有责任还有使命感!

心理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在于关注孩子的心灵,

而不是着重关注,孩子获取的知识和技能。

很多关系都有选择的权利,唯有亲子关系是上天注定。

父母是一种角色,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

教育孩子,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但努力去填补自己的育儿盲区,就是对孩子最完满的爱。

THE END

TAG:孩子  父母  奶奶  自己的  表姨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