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打了一次孩子,我被叫去看心理医生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29 00:01:36
The Beginning

“打孩子一次,我被叫去看心理医生”

这一切只是暴力的原因,但不能成为打人的理由。打了孩子,就得面对自己抗压能力弱,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事实。

打并不是让孩子变好的良药,想让孩子变好,首先得鄙弃“不打不成器”这一传统观念。

事情发生在挪威,朋友打了一次孩子,被叫去看心理医生。

事情的起因是他陪孩子一起玩,小宝躺在地上,大宝围着小宝跑。一个不留神,发现大宝拿了一只笔,狠狠的扔在妹妹的脸上,差点砸到了妹妹的眼睛。

在他看来,大宝做出此行为是相当危险的,想给大宝一个教训,没等大宝反应过来,就在大宝屁股上拍了好几巴掌。

本以为大宝就此可以纠正这一行为。接下来的日子,他发现孩子根本就不记得被教训之事,继续着这样的行为。

事情的重点,发生在他身上。

一次在与家庭医生的交谈中,老婆说起大宝对待二宝的行为,顺口提到朋友有过暴力管教。

家庭医生立即和他约定时间,说要面谈。

一见面家庭医生就告诉他:在挪威,成人不可以打小孩,绝对不可以,你如果打小孩,我有权力报警,社区有权告你。情节严重可以剥夺你的抚养权,甚至让你进监狱。

面谈结束,家庭医生很和善地邀请他去见心理医生,并帮他约好日期。

心理医生和家庭医生一样,一见面就强调:在挪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虐待孩子,更不能打孩子,这是规定,更是法律。

心理医生说:

“你生气的时候打孩子,孩子从你身上学到了什么?

他学会的是,在不高兴或是生气的时可以打别人。打孩子,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异常行为。

并且你在生气的时打孩子,其实是变相告诉孩子“爸爸生气了,所以他打我。那么我以后生气了,也可以打别人。”

这不是好的管教,而是让孩子去模仿。

很多国家把打孩子归纳为“儿童虐待”。

可能有些父母会被虐待这个词吓到,觉得这是放大厥词。

对于这种现象,莲子妈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棍子下面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曾发布过一篇文章,内容大意是:童年时期遭受的暴力对一个人的影响,会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中年。

父母不要急于去否认这一观点,冥想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幸福感高不高?夫妻沟通做得好不好?

孩子小时候遭受的任何一切痛苦,都可能在他长大后,把痛苦影射给他人。

小时候被人欺负了,长大了之后就会想着法的给别人使绊子;小时候被孤立了,长大了以后就不懂得怎么给家带去温暖。

他的孩子,妻子/丈夫,都可能变成他暴力的对象。

不可否认,上一代,或是上上一代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场景

孩子不听话,父母照着孩子身上就是一巴掌,孩子还不能哭,过分一点的家庭,会用这种处罚方式逼着孩子认错、磕头、下跪。

到了我们这一代,育儿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打一巴掌,孩子可能会嚷着:“我要告你虐待儿童!”

父母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数落孩子:“拍你两下就虐待了?还敢告我了?”

或是解释,“我也不想打你,但你做得太过分了!要是你不那么做,我也不会打你。”

“当时只是情急之下,没忍住,才打了两下。”

用朋友转述心理医生的话说:这一切只是暴力的原因,但不能成为打人的理由。打了孩子,就得面对自己抗压能力弱,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事实。

只有面对正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不再为自己的暴力找理由。

有妈妈曾经指责我的育儿观,说我教育孩子,完全是一派胡言,哪有孩子不打就能成器的。孩子打都不能打,父母的权威何在?

她还说举例说明,孩子越打越成器。一时情绪上来,就把自己刚看完的孩子跳河自杀的新闻链接发给了她。

孩子跳河自杀,在QQ空间里留下了数千字的“遗书”。

他在遗书中控诉了自己小时候经常遭到父亲的无端打骂,因为吃饭打嗝被打、因为夹菜姿势不对被打、因为考试得98分被打。

父亲的暴力教育,毁灭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本想告诉她,你所谓的权威教育,毁掉的可能就是孩子的生命。

结果,她说是孩子本身命短。然后的然后,我把这位妈妈拉黑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暴力都可以不经斗争就使对方屈服,却不能使对方顺从。

很多选择暴力教育的家庭,最终也倒在了暴力。

那些小时候被欺负过的孩子,他们会碰到比别人更多的心理困扰,他们更加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严重者可能自杀,甚至报复世界。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她说:在挨打以后,妈妈经常会对说: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但说心里话,当时的情景,根本感觉不到母亲内心是否痛过。只知道她面目狰狞,一点都没有爱过我。

英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报告说:

综合回顾了过去十多份相关研究的结果,分析了2万多人的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那些年幼时曾在精神或肉体等方面遭受虐待的人,以后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多。

他们的抑郁症还更难以治疗,研究人员估计相关疗法对他们效果不佳的风险要比其他患者高出43%。

儿童受虐最直接的影响是: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焦虑、易怒、抑郁、冲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日常生活退缩等等。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还会出现以下行为异常:

学前儿童:害怕、做噩梦、退行(比如遗尿)、带有性特征的行为以及攻击行为。

学龄儿童:除上述症状之外,还有学校适应、同伴相处及学习困难。

青少年:会用外化的不良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痛苦,比如吸毒、违法,甚至自残,进而出现抑郁及反社会行为。

打孩子并不是让孩子变好的良药,想让孩子变好,首先做到不打孩子!这是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THE END

TAG:孩子  暴力  大宝  心理医生  打了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