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宝宝虽然只有1岁10个月,但他有着相当大的脾气。如果他想做的事不让他做,或他想要的东西家长不给,他就会生气、大哭大闹。严重的时候还会拿手打自己的脸,用头撞墙。我很困惑,宝宝是从哪学来的?为什么会这样?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掉他的坏脾气?
其实孩子开始有脾气,是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当孩子有自己的要求和情绪之后,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乖巧顺从,像一个任人随意摆布的布娃娃了,而是越来越张显自己的独特性,行为上也越来越具有独立意识。家长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不至于产生被挫败的感受。
孩子脾气大可能有两个原因:
1.气质特点 气质不同的孩子,发脾气的状态也不一样。年龄越小,先天气质特点越明显,长大之后,学会了许多掩饰自己真实感受的方法,我们就不太容易看到其气质的本来面目了。
2. 渐渐具有独立意识 有了“我”想怎样的要求,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尚未发展起来,他们没有能力表达清楚的时候,就只剩下任性耍脾气了。心理学角度理解发脾气,表示孩子需要被倾听,意思是“你们听我说”。也可能是孩子要把内心压抑不住的情绪宣泄掉,哭闹是年幼者最本能、最天然、最不加掩饰的反应。当一个孩子感觉安全时,或者面对能为他提供安全的人时,他才能畅快地发泄。孩子发脾气让家长最为不安的是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才惹得孩子哭闹不止。其实,是家长错误地解读了孩子的哭闹,与其说是家长被孩子的糟糕情绪搞得心烦意乱,还不如说是被自己错误的解释给搅乱了。
试试这样做:
1. 再耐心一点 有脾气不一定等于有“坏脾气”,只是宝宝还小,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表现得没有“分寸”,不懂得等待,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此时,需要父母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要做的是:用行为安抚小宝宝的情绪,再大一些就要用言语提示给孩子,教给他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求。耐心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接纳其情绪表达方式,对宝宝合理的要求积极回应,不合理的可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
2. 安静地陪伴 不要询问,也不要安慰和解释,更不要指责批评,只是安静地陪伴。陪在身边,一方面是保护孩子,避免孩子一时冲动被什么物体伤着,更重要的意义是表达你爱他,愿意陪伴他,接受他的行为,不会弃之不管。这样做表面形式是冷静,内心传递的却是温暖。
3. 做个好榜样 孩子小,很多时候其要求并不一定合理,甚至有点胡闹的意味,但是一个人有要求本身并没有错。不管您是不是耐心,都将成为孩子行为的楷模,孩子日后就会像您一样行事,表现出和您一样的情绪。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为宝宝提供一个好榜样,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好宝宝的首任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