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你的育儿方式,让你“老无所依”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19 15:02:06
The Beginning

很多家长们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却不关注孩子的心灵,那么,怎样的育儿方式才能够让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的育儿方式,让你“老无所依”吗?

这几天美国亚特兰大的华人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消息:一位81岁的中国老人已在亚特兰大机场停留三天,而她的女儿和孙女就住在亚特兰大。

原来,老太太是一名退休教师,老伴过世后,自己一人把女儿抚养长大,把女儿培养成清华学子,又送去美利坚留学念书。女儿育有一女,离婚后便把才一岁大的女儿交给老人抚养。

如今,孙女长大了,老人和孙女一起移民到美国,不仅继续照顾女儿和孙女,还为了供孙女念大学,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居。

故事到这里,本来可以归结为一出隔代“小别离”的温情剧,可惜我们只是看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老人付出一切,在美国却惨遭女儿和洋女婿虐待,被孙女不待见。女婿骂她恐龙,女儿对她冷漠。老人在美国多年哪儿也没去玩,只去过亚洲超市两次。

老人不愿在充满冷暴力的家庭氛围里生不如死,决心回故土终老。孙女给她买了11月6日的机票,并在11月3日就叫车把老人送到了机场,扬长而去。

语言不通的老人被发现滞留机场两天的时候,身体已经很虚弱。好心人捐助,老人才得以住宾馆,最终妥善登机。

让我特别难过的是,在新闻的最后一句,写到:可她知道,在旅途的终点,也不是家。

高知识是否等于高素质?

以往,被儿女遗弃的新闻,我们一般看到的场合是——土坯房中,老人蜷缩角落,身体长疮,流着眼泪诉说,家里几个孩子和媳妇,如何把自己当皮球踢来踢去。

这种特别《法治进行时》的人设一般都在农村,我们的错觉就是——在物质相对富裕,受过教育的家庭,这样的事儿不会出现。

然而我们一次次被残酷打脸——故事的主角清华学子、美利坚留学,而母亲也是教师,两代高知家庭,故事看上去,荒诞又残酷。

高学历和高素质,懂知识和有品德,真的可以是两件事。

高知识是社会体系里的认知标签,但家庭生活,是去标签的,在所有亲密关系中,无关知识体系,只会流露出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仔细想一下,我们身边的所谓高知家庭,却出现冷漠、暴力甚至犯罪的故事,还少吗?

  • 2009年6月,合肥某博士丈夫对老婆残酷施暴,打断对方肋骨,直至对方报警,可惜警方赶到时已无力回天;

  • 2013年,现年40岁的华裔女化学家李天乐涉嫌利用放射性金属铊,毒死正办理离婚手续、担任电脑工程师的丈夫王晓业;

  • 2015年,南京一对律师&记者家庭,对养子实施残酷虐待:用蒸汽烫、用藤条抽、用钢笔戳……

我为什么把这些案例,跟亚特兰大的案例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超出了我们对人类情感的认知界限,不再是普通的爱恨,而是情感的残酷和冷漠——情感残疾。

如果一个人,在还没成为一个“人”的情况下先有了“才”,在道德和良知尚未溶于骨血的时候,掌握了超于常人的知识或技能,那么他的才,反而会成为杀人的利器。

我有个朋友评价这一类人叫做——

镶了金边的狗屎。

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这样的行为让人不齿,但对于老人而言,我觉得,最让她难面对的事实、她的痛苦是——自己牺牲一切、含辛茹苦带大的女儿和孙女,为什么会摇身一变成俩白眼狼?

换句话说,到底什么让孩子受过那么好的教育,却完全不懂得人性,也没有人性?

以及,这样的事情,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深思——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式,有没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正在孕育我们的老无所依?

至少,你该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重视孩子的人格和情感培养吗?

高知识低道德的孩子,到底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

蒋勋的一篇文章,曾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

蒋勋说:“一个只是面对考试的孩子,可能很难有机会碰触到人性和真正的自我,这种挣扎也许会更加无处安放。”

是呀,我们让孩子做奥数、考级、题海战术……但我们忘记让孩子去感受美,接触柔软、懂得人性。

但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一切瞬息万变,在这种无法掌握中,个人的情感挣扎变得凸显。

所以,父母在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德育的培养。孩子除了身体的健康,更要心理健全。

给孩子听音乐、读绘本、看展览,见风景……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人,了解感情,不要成为一个橡皮壳。体会不到爱和恨、无法有共情能力的麻木的人。

2、你足够重视自己人生,爱得理性吗?

新闻里给出的素材太少,但有个细节,给我印象深刻。这个老奶奶,一辈子的生活都是在围绕孩子打转,为了孙女读大学,她甚至做了件使得自己背土离乡之后一无所有的事——

她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中国式父母的一大“传统美德”便是对孩子无私奉献,付出到自己一无所有为止。为了供养高昂海外学费,为了孩子在发达城市买房结婚,为了帮助孩子赡养隔代,卖房子的家长还少吗?

更何况,这是孙女的学费,难道不应该由女儿去解决吗?

父母们卖掉的不只是一所房子,而是原本属于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爱不需要回报,但爱需要方式和分寸。失去平衡的爱,都是风险。

现在很多人意识已经不觉得养儿为了防老了,这是对的。

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有时候会陷入盲目,忘记保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时候,都请保证自己的经济独立和生活自由。

请永远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永远关注自我成长。

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育儿嫂和高级保姆的样子。对自己多付出一点,当自私一点的父母。

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当然”的。血浓于水,也不可放任自流。

圣经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但是,要记得,真正的爱,不会滋养病态的人格。

爱可以不计回报,但不能无可救药。

爱不是本能,爱是学习。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从今天起,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孩子的品性,以及——

除了规划孩子的人生,也请学会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THE END

TAG:孩子  孙女  自己的  老人  亚特兰大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