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那么,一些看似“不好”,却又能变聪明的习惯,我们要不要管孩子呢?
01爱吃手
● 吃手是进步
① 大脑发育需要很多感觉刺激信息输入,宝宝自主把手放入嘴里,依靠的是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② 宝宝吃手是一种自我情绪安抚的表现,宝宝用吃手来转移情绪,这有利于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 吃手带来严重弊端,要重视。
2岁以前,宝宝吃手不是“坏习惯”,但如果吃手带来严重弊端(如把手指咬脱皮、不被小朋友们接纳、面部发育异常等),宝爸妈要引起重视了:
1、让宝宝多用手指去干其他的事情。
让宝宝知道,手指不仅仅是用来吃的,还可以拉扯玩具、抓握摇铃发出响声。
慢慢的宝宝就会明白手指除了放进嘴里,还可以拿、抓、扯,让宝宝慢慢减少吃手动作。
2、提高宝宝的认知力,带娃不要太枯燥。
平常让宝宝多接触一些新东西,多和宝宝说说话,想办法多逗他玩,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02不喜欢分享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常常有自私等不良的个性特征,这些现象都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宝宝2岁左右就开始懂得拥有的概念,并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最典型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喜欢分享,宝宝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意识非常重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 宝爸妈要保护宝宝的物权意识,不是强迫分享。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轮换和交换,这两种方式都能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1、用计时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轮换,让孩子明白,分享不等于永久性失去。
在公共玩具区,家长告诉孩子,你能玩10分钟,计时器响了后轮到其他小朋友玩10分钟,小朋友玩了10分钟,你又可以玩10分钟。
2、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让孩子懂得,分享玩具自己不仅没有失去玩具,反而可以玩到别人的玩具。
孩子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也会越来越愿意去分享。
03爱撕纸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宝宝手上的动作越复杂,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也就是说,精细动作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进而对智力有所影响。
撕纸需要宝宝控制手部的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宝宝根本做不到。
宝爸妈不要因为爱惜书本,放弃锻炼宝宝小肌肉群、协调能力和让宝宝变得更聪明的机会。
04怕生
● 怕生是完全正常的行为
宝宝从不能区分所有人到逐渐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而且开始对陌生人躲避和抗拒,这代表宝宝的成长发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宝爸妈不要从负面的角度看待这种反应,其实这是先天的保护本能,对不熟悉的人存有戒心,是完全正常的行为。
宝爸妈要接纳宝宝,明白其个性和感受,给宝宝时间,让宝宝慢慢观察陌生人,放下戒心,慢慢跟陌生人熟悉起来。
● 孩子不会天生要强,或天生害羞。
孩子接受了害羞的标签,他可能就会享受“受害者”这一角色,并寻求过度关注。
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孤独,不合群,胆小。也不敢尝试新事物或在伤害的时候进行报复,遇到挫折就放弃。
如果孩子接受了“我是个要强的人”的标签的话,那他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
他会受不了挫折,受不了打击,消极情绪极易堆积,个人目标也总是无法达到。
所以,在向别人介绍孩子的时候,不要贴标签,说我的孩子很要强,或者很害羞。不要把孩子框在一个框框里。
05开始说谎
● 说谎是宝宝思维能力的进步
① 3岁的宝宝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他/她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底线。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宝宝可能会主动回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出现撒谎行为。
② 通过歪曲事实来说谎的宝宝很聪明。
孩子意识到了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这种“强词夺理”是宝宝思维能力的一种进步。
当然,并不是不对宝宝进行诚实教育,宝爸妈首先搞清楚宝宝究竟是在他想象的空间里畅游还是真的在说谎。
针对宝宝撒谎区别对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随便将说谎的标签贴在宝宝身上。
● 强化宝宝诚实的行为
如果宝宝犯了什么错误,只要他承认,不管他犯多大的错,父母首先要肯定他的诚实,然后才可以指出他的错误。
父母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会让他意识到,尽管他做错了事情,但是诚实仍然是一种值得褒奖的行为。
并且,父母的褒奖也会令宝宝记忆深刻,强化宝宝诚实的行为,让宝宝在这种新的行为模式引导下克服撒谎的毛病。
06自言自语
① 宝宝在玩游戏时经常自言自语,这是宝宝的想象力在发展。
比如过家家时,宝宝把自己想象成妈妈,照顾生病的宝宝(玩具娃娃),一边给它擦眼泪,一边自言自语“宝宝不哭了,妈妈抱抱。”
② 在做假装游戏中,宝宝通过自言自语告诉自己将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并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克服障碍,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玩游戏可以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宝爸妈应该多让宝宝玩,在宝宝自言自语时,宝爸妈在一旁微笑着观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