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9 15:02:50
The Beginning

前几天,一个妈妈在群内分享了自己女儿最近跟外教老师的一段交流视频。

还有孩子跟老师的一个拥抱,非常有爱。

没想到下面有一个爸爸回了一句“显摆什么呢?不就是有俩钱嘛,了不起啊。”

群内的热闹氛围一下子没了。

那个妈妈也没有说话,其实她只是好心分享,平常还经常给大家分享一下好书和育儿的经验。

还是有一个妈妈来打抱不平了:“这是分享,有什么不对吗?”

“我觉得挺好的,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看到大家一致声讨,这个爸爸说好男不跟女斗,然后就退群了。

在网上看一些孩子教育的帖子,但凡只要谈到给孩子的教育做投入花钱。

总是有人会回复“这是你们有钱人的生活,我们穷人消费不起。”

或者直接就是言语攻击,带着仇富的态度杀过来。

网络的口水喷喷也就算了。

但如若父母把这种思想和态度带到家里。

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因为这类父母骨子里认为自己“不如人”。

其实很多人过的不错,但是跟条件更好的人一比,又是愤愤不平。

同样的一篇文章或者一张图片。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态度。

这往往跟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家庭有关。

什么样的土壤开出什么样的花。

让孩子感受到你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一面,还是郁郁寡欢、愤世嫉俗的一面?

对他的成长,特别是性格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对孩子来说,家里有钱没钱不是第一位,但是家的氛围是第一位的。

我们的一生,都要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家,还有一个是我们成年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那我们这一生受哪个家的影响最深?

其实只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都受其影响形成。

当我们成年后,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为,或者做一些恰恰相反的行为。

这些年,我原本以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渐渐走远。

可实际上还一直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

特别是跟那个影响着自己的人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地进入那个模式。

我小时候是跟奶奶一起长大的。

那时家里很穷,什么东西都要节约。

跟老婆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之后,我会特意去多买点。

所以去超市买东西,总是大袋子小袋子提回来。

老婆说你是在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不无道理。

而当我奶奶跟我们小住的时候。

老婆发现我就变了。

做的饭菜样式都偏于简单,买东西购物也节约了起来,甚至显得小气。

跟奶奶住一起,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真的回到了小时候。

回到那个简单而清贫的环境之中。

所以有时候有点看不惯老人的一些行为。

她总是希望少烧一个菜,省着点。

但孩子需要营养,得做多点,反正也能吃完。

于是理念就会有冲突。

年老的她已没有精力来跟我冲突。

我也不忍心让她难受。

所以自己动手多做点,因为现在毕竟是我在创造一种新的家庭氛围。

而且我们有时的过度反应,实际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个自己在抗争。

而非针对自己的亲人。

我们会发现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

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释放了出来,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要知道,你现在的家庭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

每一个父母都曾经是一个孩子,甚至做了父母后,从某种程度上讲仍然是一个孩子。

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亲密的爱

婴儿对父母的绝对依赖我们是认同的,所以很多孩子在1岁前还能得到母亲的亲密的爱。

可是等孩子大了一点后,很多父母觉得可以把孩子交由父母照看了。

甚至还有很多把还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孩子。

孩子摸着自己父母的手,或者跟父母拥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儿子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

我有时会陪他入睡,在他身边躺着陪伴。

他有时候会翻过身紧紧搂着我,或者把的一个胳膊拉过去,然后把自己的脑袋枕在上面。

有时我会捏捏他的小耳朵,或者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脸蛋。

甚至我停下的时候,他还会自己拉着我的手在他的脸上滑动。

这样的时刻很短,然后他会翻过身睡去了。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这样的亲密接触谁给予呢?

所以,请多陪陪孩子。

我们的确很爱我们的孩子,可是孩子需要的爱远比我们给予的爱要多得多。

而对于父母这个“大孩子”而言,能给这种亲密的爱的人是自己的伴侣。

所以,也要记得给自己的伴侣足够的爱。

请努力让孩子看到一个三观正,并且积极成长中的父母。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是行为习惯,以及认识及思考世界的途径。

有时我们自己都不曾注意到,而孩子却已然学会。

比如我有一个观点是 “要允许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打搅也不能压迫”

当儿子试图让所有人听他的时候,我会提起。

有时我跟老婆争论一件事。

占理的她有时要我听她的,不要讲了。

儿子听到后会说“妈妈,你要允许爸爸说,因为他有说话的权利。”

真让我们哭笑不得。

其实我们有时候认真跟孩子说的道理和规矩,我们自己有时没注意,孩子倒是记得很清楚。

还有一个小故事让人深思:

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烙下深刻的烙印。

记住,孩子踩着我们的脚印,在静静地看着呢。

有人会说,我自己的原生家庭太糟糕,我这一生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

当然不会,因为我们可以去抛开以前的自己。

如果不抛开以前的自己,人就很难继续成长。

人不能沉溺在辉煌的过去里做梦。

也不能在艰难的现实面前变得麻木。

更不要在生活面前变得自欺欺人,不可一世。

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我们可以重新创造一种家庭文化,营造一种家庭氛围。

过去那些不好的东西,努力改变它,不要延续下去。

而过去那些好的品格、经验,那就传承下去。

我们现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将会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THE END

TAG:孩子  家庭  自己的  父母  的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