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了第一集。
在这集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的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采访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
因为老先生年岁已高,采访过程中,董卿为了表示尊重,3分钟跪地3次,被网友们称赞为“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
第一次,是董卿在向孩子们介绍老人小时候的英语水平时,她跪在老人身边,带着崇拜又尊敬的眼神向老人提问。
第二次,是董卿和老人谈论到翻译工作,老人刚要仰起头回答,董卿就立刻单膝跪下,与老人保持平视。
第三次,是谈到老人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篇莎士比亚,当时董卿带着关切又有点心疼的语气问老人晚上几点睡觉。
跪下去的是身子,站起来的是灵魂。
这3次不经意的下跪,让观众对董卿大加赞赏,钦佩她的职业素养与品格。
从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董卿身上的文化底蕴,以及优雅谦恭的气质被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而她深到骨子里的教养,与她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董卿的父亲很严厉,从小就对她施展“魔鬼教育法”。小时候甚至不许董卿照镜子,希望她多花时间在读书上。
从识字起,董卿就被父亲要求每天抄成语、抄古诗。每年寒暑假,父母还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
中国文化自小就渗进骨子里,也让董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董卿还是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正是因为父亲的严厉,让董卿学会了坚持,变得愈发有涵养。
事业有成的她,在接受访谈时,也提到自己的育儿观:“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句简单的话,却暴露出了家庭教育的真相: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那很简单,你自己先认真读书,在优质的书籍中完成深层次阅读,而不是一边自己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一边大声怒吼只知打游戏而不去读书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热爱运动交友广泛,那很简单,你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打球,或者自己保持健身的习惯,而不是一下班就窝在家里看电视当宅男宅女;
你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家庭美满,那你就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爱人,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爱人的方法,让孩子成长于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
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从点滴日常做起,从举止细节中改变,适当引导孩子,做一个成熟有教养的人。
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动他人物品
把自己不当外人,别人东西随便用,是不尊重别人隐私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心生厌烦。
与人交往应当有一定的界限感,要拿别人东西之前,一定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从小要学会对别人多些耐心和谦让
去超市买东西时不插队,乘坐扶手电梯时自觉靠右,留出一条道,让给高峰期赶时间的上班族。
进电梯或者地铁时不推搡,不硬挤,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孕妇先进。
通电话时等对方先挂断,在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约定好的聚会,最好提前10分钟到场,避免因为堵车等突发情况而迟到。
与他人沟通对话时要有礼貌
有礼貌,适用于任何人,无论是对长辈、老师,还是陌生人,比如餐馆服务员、路边捡垃圾的老者等等。
跟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聆听,可以礼貌性地身体稍稍前倾,时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跟着对方的情绪微笑或者皱眉。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能试图打断。
避免使用嘲讽、诘问、挑衅等语气,多用“请”、“谢谢”这些字眼,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把“你的事怎么样了”换成“咱们的事怎么样了”,把“谢谢”换成“谢谢你”。
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举止得体
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能自来熟地乱跑,先询问要不要脱鞋才能进门。用别人家卫生间,要问一下主人“能不能用一下卫生间?”。
家里有客人走时,一定要送出门口,并且说“再见”或“有空常来”;如果到了睡觉时间,客人还没有走,要先跟客人道晚安再去睡觉。
别人给的零食要问过父母才能吃,拒绝别人的好意时,要说“不用了,谢谢”。
帮孩子培养正确的餐桌礼仪
公共场合不吃气味大,碎屑多的东西。吃饭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喝汤时不发出声,不随意转盘,不翻捡食物。
有公筷的尽量使用公筷,不可挥动餐具指人。不要夹光自己喜欢的菜,不要伸手够离自己太远的食物,也不要站起来,只要请别人帮忙递给自己就好。
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并向席上其他人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有教养。聪明的父母,会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他们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会去纠正自己的一些缺点,这样才能与孩子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