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聊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我们会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即父母婚姻和谐,互敬互爱。
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离婚率就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7上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58万对,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也就是说,每4对去婚姻登记机构的夫妻中,就有一对是办理离婚的。而没有离婚的那些夫妻,他们的婚姻也见得都是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很大一部分还没有离婚的原因是“为了孩子”。
近期和我的一个心理专家朋友聊天,他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小Y,14岁,突然非常恐惧去学校,自我感觉学校里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给小Y做沙盘疗法的时候,很明显感觉到他的自卑和恐惧心理。这个孩子的父亲在外面有外遇,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争吵不断,同时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他小的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在不同的亲戚家流转。爷爷奶奶对他的教育,不是打就是吓唬,亲戚也不待见他,幼儿园调皮了老师就给关黑屋子,导致他后来睡觉都不敢关灯。近期他的父母终于离婚了,他其实知道,但是他不敢向父亲求证。
所以,当夫妻感情破裂以后,“为了孩子”而僵持着,付出的代价不会比离婚小,相反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要大于一个正常的单亲家庭。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父母跟孩子说类似“我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这样的话,将父母婚姻的失败的责任归咎给孩子,让孩子来背锅,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说两夫妻因为吵架,都不去接幼儿园的儿子放学,老师联系不上两人,敲门也没有人应,最后报警,警察破门发现两人一个在玩游戏,一个在看电视。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阴影面积要有多大?
也有一些高阶一点的,比如《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育良书记为了他的仕途跟前妻人前人后一直扮演恩爱夫妻,外人看不出,但是孩子很清楚。陆亦可说芳芳这么多年不回国并不是因为学习忙,是她明白父母之间的感情已经殆尽,而她对婚姻,对家庭,对人性都很消极,不想回到家后看到父母假惺惺的扮演恩爱夫妻、合格爸妈,不想当睁眼瞎,配合父母演戏。
在夫妻关系走到尽头的时候,与其“为了孩子”痛苦挣扎,还不如洒脱一点,坦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虽然不再相爱,但是我们都爱你,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重新找到各自相爱的人,组建新的家庭,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爱你。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平、理性的来解决,以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当然,在此之前,当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时,双方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的去面对、去解决,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好好经营婚姻才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