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3个叛逆期,对于孩子的叛逆期,家长的心情是沉重的,也就是那个时候,脾气开始变的暴躁,喜欢大吼大叫,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一共会经历三个叛逆期,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的行为,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才能不吼不叫,陪孩子走完人生的3个叛逆期?得从了解孩子心理入手。
第一次叛逆期:2-3岁自我意识萌发
一位两岁半孩子的妈妈
在送我家孩子上半幼儿园之前,她不执拗,不爱发脾气;但这之后,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来,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东西的动作,“不”“就不”时刻挂在她的嘴边。我该怎么办?
这个时期的孩子,行动上,常常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不同意、反对的态度;语言上,则开始说“不”,不论什么都是“不”。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家长首先是接纳,接着是引导。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她做道选择题。如回家后,可以让说:“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鞋架上”;睡觉时,家长可以问:“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5分钟后上床?”这样不仅能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还能让孩子减少控制感。如果孩子想要选择第三样,你要明确告诉他,这不在选项范围内。然后重复你给出的选项,让孩子决定。
第二次叛逆期:7-9岁准大人期
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
我女儿过去一直比较听话,近几月不知怎么了,总顶嘴。什么事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今天陪她听写单词,她不是抠鼻子就是抠手,我制止她,她不听。我一生气就在她手上打了两巴掌,她就跟我又哭又吵又闹,还要摔我的手机。我很伤心,我在她身上下了那么多心血,可她怎么变成这样——处处挑剔、厌恶、指责。我该怎么办?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主要表现在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要求叫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爱哭、比较娇气。
此时,父母是时候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互动模式了。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孩子自身事时,多与孩子商量。比如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妈妈可以多跟孩子商量,遵循孩子的意愿。其次,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叛逆期:12-15岁青春期
一个15岁孩子的父亲
我家孩子近一年来站着都比我高了,与个子成正比的是,他的脾气也渐长。老师三五不时地反映孩子逃学,为这,我没少抽他。他也不反抗,就硬着脖子让我打,末了还恨恨地来一句:“再打我就不上学了。”
除了逃学,他还在外面学会了抽烟喝酒,真怕他在外面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他妈妈为这都愁得睡不着觉,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劝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跟他妈说:“我没有交坏朋友,就是上个网什么的。”心情不好时,要么不搭理,要么就用一句“我烦着呢”堵你。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大多青春期的孩子很好面子,自尊心强;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
家长对这时期的孩子,要给与充分的信任,但要与他们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望独立的尝试。家长只需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在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