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用力过猛,只会把孩子推的更远!对于孩子的教育,点到为止就好,过于严厉的教育,要么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要么会很叛逆,走向两个极端!
01、在辅导班上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超级焦虑的妈妈。
这位妈妈的孩子叫L,当时刚步入初三的行列。L曾满是愤恨地评价过他的妈妈:
自从我升入初三,我妈就变成了一个疯子,我一会儿不学习都不行。一天到晚叨叨,一天到晚挑我刺儿,一天到晚看不惯我。
这位妈妈向我强调很多次,孩子非常叛逆,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希望我能帮她多管管他。
但其实,和孩子接触下来我发现,如果按照孩子的思路引导,他并没有他的妈妈描述的那么叛逆和“孺子不可教”,他很勤于思考,听课认真,基础知识不差。
可每当他妈妈一来,被他发现偷看或偷听他有没有认真听课时,他的逆反情绪会立刻爆发,摔课本,撕卷子,狂躁不安。
又一次,他被他妈妈拽进了教室,怒气冲冲,摔摔打打。
见此,我便让这位妈妈先出去一下,这位妈妈拉着我出去,小声叮嘱,“老师你多管管他,愁死了,不爱学真是让人着急。”
我安抚好妈妈,进去面对着孩子坐下来。他冷静了不少,但还是在趁我安抚他的间隙,咬着牙说了一句:
她等着,她敢打我,下次她再动手,我一定会使劲儿揍她……
这位妈妈用力太过于猛,她拼命拼命想在孩子的世界里,占领一席之地,管理孩子。
却没想到,孩子连方圆几里的地方,都狠狠铺满了荆棘,不愿让她靠近。
02、好多孩子都是因为妈妈管制的太严而烦恼,H却是和爸爸战争不断。
有天父女俩又一次爆发了歇斯底里的争吵,因为H的爸爸发现刚上初二的H早恋了。
H哭着跟我诉说她的委屈,她说原来她并没有恋爱的想法,虽然同班一个男生给她发消息表白过,但她明白自己的学业更重要,所以私下里回绝了那个男生。
但偶有一次,那个男生的朋友给H打电话,骂H,“你不就学习好点吗?你看不上我朋友你就直说,你骂人家什么意思?”
H立刻就发现了,是有人登陆了她的帐号,她很轻易地就知道了是她爸爸,H的爸爸经常偷偷登陆H的QQ号,监视H和同学的聊天内容。
H说,知道她爸爸一直在监视她时,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又羞又气,她感觉到爸爸对她的不信任,竟是一种受辱的感觉,让她很不好受。
于是开始按照爸爸的“希望”走上了叛逆之道。
你不是怕我早恋吗?那我恋给你看,你不是怕我不好好学习吗?那我就别好好学习了……
H的爸爸有次唉声叹气地说道,“怎么办呢?使劲儿管着都不听话。”
我便回应一句:“你想想,如果有人总是翻看你的聊天记录,监视你的行为,你会怎么样?”
H的爸爸瞪着我说道:“我那是管她,管着都这样,不管不得翻天?我是她爹,我翻她记录怎么了?我还是不是为了她好,怕她不学好。“
这简直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
父母们太想共享孩子的内心世界,却忘了,孩子也是人啊,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父母们从不问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却是不断探听并干预着孩子们自己的生活世界。
03、身为父母的人,其实潜意识里,都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认为自己拥有了他们,就可以任意而为之,用自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管孩子。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更像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生活的重现和延伸,想把自己曾经没有做好的事,在孩子身上找回来。
我的老板,每天给她一年级的儿子制定严格的放学后学习计划,一项接着一项,安排的紧紧凑凑,孩子连上个厕所,都要在趁机在过道里偷一会儿懒。
后来老板表述道:“我的孩子必须上清华,必须。”
更有的父母,像驯养小动物一样驯养孩子,你吃我的穿我的,不听我话就不行。
最常听到的就是父母对孩子说的那句话,“你听话,听话我就给你买那个玩具,不听话不买。”
父母们太害怕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在孩子从小到大中,会一直介入到孩子的生活里,瞄着一个又一个的假想敌,360度全方位围绕在孩子身边,密不透风。
然后孩子会觉得呼吸不畅,于是孩子的逃离和父母的包围会轮番上演。
04、每个父母,都想走进孩子的世界里,走进孩子的梦里。
按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指挥着站在舞台上的孩子,恨不得给孩子身上穿上线,可供父母按自己的想法拉一拉。
这不就是提线木偶吗?
等到孩子们适应了这样的“木偶”生活,父母就觉得,这孩子没有白养一场。可是等觉醒的孩子进行反抗的时候,挑战父母的权威时候,父母们又会觉得寒心。
父母和孩子,就这样进入相爱相恨的状态,靠不近离不开。
其实父母和孩子到底应该怎样相处呢?
一、学会倾听,认真耐心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急于反驳和否定。
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因此而特别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
每次孩子一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父母们总是很难听完,大部分父母会粗暴的打断孩子,阻挠孩子表达,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再对着父母多说。
这就会使得孩子对着父母封闭自己,父母也会离孩子越来越远。
所以,不管孩子在表达怎样的诉求,合理的不合理的,父母们都要先认真听完,之后再耐心地做出引导和建议,不要直接给孩子父母的方法,或让孩子直接按父母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对孩子做出引导和建议的时候,父母们一定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事情想问题,说出让孩子愿意听或者愿意思考的话语,这有助于父母向孩子传达自己的想法,也有助于孩子接受。
二、孩子们自己能做到的事,放手让他们去做,父母们要控制自己,不要强行干预。
最近热门的游戏《旅行青蛙》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也养了一只青蛙,时不时我会进去看看它在干什么。
有次我看到我的小青蛙正坐在床上看书,可是仔细看它就会发现,它一直在对着书点头,像在打盹。我有点着急,特别想告诉它,小蛙啊,既然这样,别看了,休息一会儿再看。
这个游戏的特点就是,我们能知道我们的蛙会去旅游,知道它在家会学习和看书,但我们却不能对此发表任何建议和评价,不能对它们做出干预,所以,自然地,我只能随它去。
而小青蛙呢,打盹看书看了没一会儿,出去旅行了。
而我这个“父母”,只需要按时去收集院子里的三叶草,再为它置办好食物和用具即可,其他的,我不能参与。
这可以说是一种父母应该到达的境界,孩子是一个孩子,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们是爱他们的,但必须接受他们是自由的。
三、对孩子多一点信任,支持他们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决定,父母们要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陪着他们。
我后来接触过一个女孩子,说话条理清晰有主见,言谈举止之间有礼貌且不受束缚。跟她父母接触一下发现,她的父母每次有她在场的时候,都是和以商量和建议的口气和她说话,有时候一件事,如果她做好了决定,她的父母只会赞同。
我向她父母讨教:“如果孩子有时候选的是不合理的,或者做了错误的判断,你们会怎么对待呢?”
她的母亲微微一笑,“陪着她,和她在一起。其他的,她自己说了算。”
05、《小狗钱钱》的作者博多·舍费尔在这本书中曾说道:
孩子们具有掌握自己发展方向的潜力。因此,成年人不要替孩子们决定该如何发展,而是应该理解、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成长,要相信孩子们的自觉性和进取心。
父母们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不信任,觉得如果自己不去干预孩子的想法和生活,孩子们就一定会走上一条他们想不到的路。
我想起曾经培训的时候,公司为我们画了一条宽阔的道路,道路的末尾处,写着“目的地”,这其实很好理解了,沿着这条光明之路走下去,我们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但道路的两边还有东西,是两排竖着的篱笆,它的上面有两个字“规则”。
也就是说,我们走的时候,是不能翻越那些规则篱笆的,只要是做到这一点,你在那条道上,可以沿着中间线走,可以划着圈走,可以走走停停,谁能管你呢?
所以给父母的启示就是,给孩子一条有目的地的规则之道。
这条道路两边有规则的界限,是不可跨越的,而至于在道中,孩子们是跳着走向目的地,还是爬着走过去,是不是就该由孩子们自己说了算?
父母们千万不要使劲儿走进孩子的世界,记得要给孩子留足属于他们的空间,否则,真的会把孩子们越推越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