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摔跤吧,爸爸!》可能是假的育儿励志片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2-10 00:03:42
The Beginning

这部片子并没有在我今年的必看名单里。

不过话说回来,怎么感觉必看的越来越少了呢!

不过看了之后,很庆幸没有错过它。

曾经是国家级摔跤比赛冠军的马哈维亚一直梦想着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一枚世界金牌。但是这个梦想离他原来越远,现实的生活让他只能屈从。所有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

但是,上天很固执,给了他4个女儿。很固执的他只好更加屈从命运,将过往塞进箱子,尘封起来。

女儿们惹祸了。两个貌美的姑娘狠狠地揍了欺负她们的一对同龄男生,人家的爸妈找上门来。了解事情之后,马哈维亚看着两个女儿,露出了不可思议的微笑。

“明早5点来找我。”

之后,就是他对两个女儿的疯狂训练,跑步、蹲起、跳绳、上臂力量、耐力……甚至不惜减掉她们的长发,违背妻子吃素的习惯在院子里给她们做鸡肉吃。

很可爱的一个环节,是他去和家禽店老板的谈判,要求低价购买鸡肉,交换条件是等女儿们成名后,这家店的鸡肉也就不愁卖了。

不过,诺言真的兑现了。也许从这点可以看出,马哈维亚对自己和女儿们有多么强的信心。就像后来女儿吉塔说的,爸爸从未放弃过她。

一首超赞的童声诠释了那段流过汗水的艰难旅程。

当女儿们的反抗越来越强的时候,第一次冲突发生了。两个女儿逃了训练,去参加小伙伴的婚礼。马哈维亚恼怒地冲进喜庆的婚礼,成为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元素。

但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小细节是:马哈维亚并没有打任何一个女儿,而是扇了侄子一巴掌。

三个姑娘的促膝长谈,成了转折点。两个女儿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自己掌握,而且是爸爸给了她们这样的机会和选择。

从此,外在动力变成了内在动力。姑娘们心中的斗志和勇敢都慢慢萌发了。

第一次比赛是乡村的摔跤赛。穿着T恤和裤子的吉塔与赤膊的健壮男孩摔在了一起。

(帅气的辣妹,未来的冠军吉塔)

另一首好听的印度歌声诠释了吉塔的迅速成长,她拿到了全国冠军。

后面的故事更加曲折,体育学院的集训,吉塔与爸爸的冲突与和解,吉塔的失败……

最终,吉塔终于拿到了属于印度的一块世界摔跤比赛金牌。

马哈维亚也终于说出了那句让女儿等了很久的话:你是我的骄傲。

影片从故事编排上并没有什么奇幻的噱头,但其中包含的情感元素非常饱满和丰富。印度电影载歌载舞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虽然题材是大家并不熟悉的摔跤比赛,对于规则的诠释巧妙而清晰,让每个观众都可以深深地嵌入影片,屏住呼吸,和运动员一起投入每一次的比赛。只能说,印度电影已在某种程度上甩了某国电影几百条街。

不过,它毕竟只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千万别当成是“成功人生”的育儿教科书!也别把它当成是带着孩子一起看“成功需要如此艰苦”的励志片(因为电影根据印度摔跤冠军的真实故事改编,被中国父母当育儿励志片看的可能性真的很大)。

(真实的马哈维亚和女儿们)

其实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后,有一点备受争议,那就是要不要把父亲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替父亲完成人生的梦想?但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对女性相对比较不公平的国度来说,父亲的做法是“女孩当自强”这句空洞口号的内容填充——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更何况是印度的女孩。而且,影片很好地交代了吉塔和妹妹看到小伙伴被别人支使的命运阴影之下的自己的未来,是主动完成了后面的转变的。这点上我倒是觉得影片的表达没有歧义。

我更担心的,可能是很多父母看完后会像我在看完第一时间那样充满愧疚感:因为我自知无法像马哈维亚那样有着对女儿坚定的培养目标——成为世界冠军。而且很自责因为没有像马哈维亚那样狠心而魔鬼地要求孩子,导致自己的孩子看起来一事无成。

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愧疚,也对比了马哈维亚的育儿方式,发现这部片子里的确有不少值得思考的育儿细节,但它绝不是“虎爸才能无犬子”“棍棒之下出冠军”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千万别误看了它。

首先,马哈维亚是一位对女儿们的未来有着坚定目标的父亲。而且,他的目标不是功利性的。

马哈维亚的目标就是让女儿成为为印度赢得第一枚世界摔跤比赛金牌的女摔跤手,这非常明确!而不像你我那样,不知道是让孩子成为律师更成功,还是当程序猿会挣得更多。

(马哈维亚内心独白:这墙上就缺一块属于印度的世界摔跤比赛金牌!)

正因为马哈维亚的培养目标如此高尚,他才有毅力和狠劲去完成它。而任何局限于个体本身的期望往往都是软弱无力的。比如当我们只希望孩子自身成功的时候,往往会感觉目标模糊,未来不可确定,计划赶不上变化。而当你真的能把培育目标定位在希望他将来是一个能促进世界和平的人;希望她是一个改变全世界女性命运的人的话,即使缺乏教育能力,那个孩子也许也能够成功。

(在赛前动员中,他把提升印度女性价值这个目标与赢得世界金牌的目标并行灌输给女儿)

不难回顾,历史上太多大字不识完全不懂教育的父母,却用为国效力的远大目标养育出了一个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在这点上,你我比不了马哈维亚,但我们可以尝试着转变。

其次,摔跤手爸爸是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女儿们实现目标的。

马哈维亚自己是国家冠军级的摔跤手,不仅体格健壮,而且有头脑。从体能训练到技巧到战术,马哈维亚给女儿的都是非常关键的有层次地培养。因为他懂摔跤,他培养的就是摔跤手。而且,他最了解女儿们在体能、性格等专业上的特点,所以才能比体育大学的国家级教练更能正确地给吉塔提供比赛建议。

(马哈维亚给予女儿们的是绝对有效的专业指导,是真正的父母教练)

而我们是否懂自己孩子将面对的“比赛”呢?

也许大多数父母无法了解孩子未来参加的那个比赛叫什么名字,规则是什么。比如在出版社做了很多年主编的我姑姑,现在根本无法指导目前在出版社工作的我。因为我忙叨的不再是写稿子,而是怎么做内容产品,怎么实现知识付费。而未来,可能有太多行业更是闻所未闻,比如人工智能的研发,VR内容的制作等,都是父母没有办法有效帮助孩子的。父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用有局限性的知识和经验教导孩子,很可能是错的。可能教不不教更可怕。

SO,在这点上,我们无法像马哈维亚那样确定地知道他的方法可以教出好的摔跤手。可见,你没能有一个上哈佛、剑桥的“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孩子不行,是因为你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第三,冠军吉塔的天赋和内在动力。

前面的剧情介绍中也讲到了,马哈维亚并没有一开始就准备把女儿们培养成摔跤手,而是在两个女儿出手打了两个看起来身量比她们还高的男生之后。他发现女儿们体能不错,关键是“有脑子”(从一开始,马哈维亚就强调摔跤要靠脑子)。

(把两个大男生臭揍了一顿的两个姑娘)

在两个女孩想明白了自己可以把握命运这一点后,事情其实已经悄悄改变。这个时候不只是父亲的意志,更是女儿们自己的意愿——我们不愿意在14岁的时候为了一笔嫁妆嫁人从此相夫教子,所以我们要努力地用这种方式改写自己的人生。

(从这一刻起,内在动力驱动核安装完毕)

内在动力是个可怕的家伙,一旦它进入人的身体里,人就会像着魔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所以与其说看到马哈维亚对女儿们的残酷训练,不如说去想想在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安装一个有内在动力的芯儿。

吉塔的天赋还在于她内在的勇敢和好斗。在第一次和男孩子们比赛摔跤时,她选择了最强壮的一个,而不是看起来最柔弱的一个。说明她的内心和爸爸一样是强大的,是无畏惧的,是勇于接受挑战的。

(第一次和男孩们比拼,吉塔就挑那个看上去最强壮的)

但很抱歉,不是所有的孩子天性都是这样。那些敏感的、谦逊的、内敛的孩子不适合成为竞赛型选手,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所以,不一样的孩子,我们难以统一用摔跤手爸爸的培养法。

最后,其实我最被感动的部分,还是爱。

马哈维亚对女儿们的爱是浓烈的。你会感觉非常亲切的一部分是,印度人和中国人一样在爱的表达上有些内敛。但很多的小细节你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以及母亲的爱。比如前面说的他在盛怒之下也不会打女儿,从来不做饭的大男人为了女儿洗手做羹汤,还有他可以放弃父亲的尊严求学院给女儿一个机会时,都表达了这位父亲内心深沉的爱。而且,父亲严厉的要求与母亲像涓涓细流的爱完美融合,养出来一对心理健康的世界冠军。其实我并不反对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但严厉的底色,一定要是爱。

(让人瞬间泪奔的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

在最后的最后,再介绍个教育理论叫“鲜艳的善意”,或者叫“行为的善意”。

简单地说,就是在教育中,有一种有效的教育是用自己的积极、快乐带动被教育者的积极、快乐,用自己的投入感染被教育者的投入。比如马哈维亚如以他对摔跤运动的热爱或者说狂热,带动了女儿们的热忱与最终的成就。

其实,这个教育理论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也很简单:

一个热爱生活、乐于拥抱改变的妈妈,永远比一个整天抱怨、晦暗无光的妈妈,更能培养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一个真心投入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妈妈,也比那些每天紧盯孩子的头发梢儿别受伤而完全忘却了自己的母亲的养育效果要好。

一个遇到问题喜欢聚焦解决方案的母亲,比一个还没遇到问题就焦虑不安的妈妈,拥有一个善于解决问题孩子的可能性更大。

等等。

所以,也许在育儿方法论这事上无解,或者说无唯一解,唯有父母自己做出改变才是正解。

别等待孩子成为你的骄傲,先看看自己的活法儿是否让自己骄傲,然后再去要求孩子。

THE END

TAG:女儿  维亚  自己的  马哈  孩子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