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拍了五十年的纪录片1964年,英国导演拍了一部讲述14个人7-56岁经历的纪录片,这部片子引起了很多人对命运的思考。这些主人公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努力,有的徒劳挣扎,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广大人的缩影,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小时候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影片中有一个孩子叫做Paul,他从小住在寄宿学校,平时没有人管他。他在7岁之前没有什么梦想,只是想少挨打、少被罚。成年后的他频繁失业,到了晚年才谋得一份小小的杂差。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还是因为他天生性格懦弱?
大部分7岁的孩子都保持着童真,Andrew和JOHN属于就读于私立学校,属于上册阶级的他们在7岁时就已经开始看《金融报》等有档次的书籍,他们对自己今后该干什么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使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对未来也有想法,但是下层阶级的孩子们却谈不上什么梦想,他们的想法都很简单,有的是想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赚钱养家,有的是想吃饱饭,还有的是想少被打。
在这些孩子到了56岁的时候,上私立学校的孩子都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他们的孩子也和他们一样;中产阶级的孩子中也有一部分上了大学,有了体面的工作;而下层阶级的孩子年老后都有许许多多的儿孙,但他们的儿孙也与他们一样,上不了大学,工作也不体面,并且时时刻刻有失业的风险。
七岁之前,请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在该纪录片中,有一句话令小编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时间,陪伴他们成长这很重要”。或许有些东西父母无法给予自己的孩子,但是时间却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给予的。
从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出来,有些人从小对于人生、社会有自己的看法,而另一部分的人却整天为自己的生活担忧。即使过了五十年,情况还是如此,依旧是那些来自上层阶级的孩子过得好;生在中产阶级的女孩们也基本都有幸福的生活。
在14个孩子中,只有两三个是靠自己的努力让跻身上流社会的。
那些在社会中层的孩子的命运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彼得长大后做了一名老师,后做了公务员,家庭幸福,儿女也很优秀。
从纪录片可以看出,家庭条件确实对孩子影响很大,作为父母应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即使做不了富二代,那就努力做富一代。
陪孩子,这三件事一定要做好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所以一些家长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忽视与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肯定也有很多家长会问,陪孩子到底怎么陪?其实,陪孩子只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1 亲子旅游家长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的好处非常多,首先可以和孩子培养感情,其次可以在旅行途中教会孩子一些知识,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对于一些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来说,经常旅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么也可以带孩子就在自家附近逛逛,与外出旅游相比也没有很大的差别。
2亲子阅读书籍其实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而且读书是成本最低的陪伴。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不仅能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还能给孩子树立好学的形象,增加亲子之间的共同语言。
3亲子运动对于孩子来说,健康的身体与丰富的知识同样重要。孩子都是好动的,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让孩子变得阳光开朗。
4根据年龄选择游戏a.幼儿期
孩子在幼儿期时,家长可以通过玩简单的小游戏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知识。比如在一起玩猫捉老鼠,如果孩子被捉住了,家长就可以趁机让孩子背一首诗、做一道题或者完成一项任务来“放”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b.入学阶段
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好奇心是最强的,家长可以借机在这段时期内培养孩子自我探索能力。探索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家长这时就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既要适当的为孩子提供帮助,又要激发他对于新事物探究的热情。
c.9岁左右
从孩子九岁开始,家长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看报的习惯。看报纸可以了解实时新闻开拓眼见,更能让孩子了解社会阳光与阴暗面,提升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亲子间有了共同话题后,家长与孩子间才能更好的沟通,产生心灵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