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时,很多大人都会带着孩子串门。有的时候家人就会说让孩子来段表演,可是这个时候的孩子不愿当众表演,你要怎么做?
1、两年前,也是快到春节了,十来个相熟的朋友约着一起吃个饭。
橙子听说这次聚会有几个他曾经见过的“熟人”,就嚷嚷着也要去。
路上,我对橙子说:“这次吃饭,就你一个小朋友,大家可能会让你表演节目,你要做好准备啊。”
果然,吃得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橙子那时在学京剧,就让橙子给唱一段。
虽然提前打了预防针,但橙子还是不太情愿唱,扭捏着坐在椅子上不想动。
“来,就唱几句。”
“你唱**唱段不是唱得挺好吗?”
“大家鼓掌欢迎!”
鼓掌鼓了好几次,各种鼓励、启发、调动气氛之后,橙子勉勉强强站到了餐桌前面,仍是迟迟不开口,低声说:“我不知道唱什么。”
又是一拨鼓掌、启发、调动气氛。
我渐渐失去了耐心,生出几分烦躁:“那你就想想吧,想好了再唱。”
橙子又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开口唱了。
大家一通热烈鼓掌,但我知道,他明显不如平时在家自娱自乐时唱得好。
大家继续聊天吃饭,一切如常。
2、也许,在其他人眼里,这都不算一件事。
只是,我时不时会想起这件事,伴着几分自责。
橙子不愿意唱,我为什么还要坚持让他唱?
六七岁的小孩,站在十几个几乎是陌生的大人面前,想坚持自己的意愿,却连他的妈妈都不来帮他,甚至还有些恼他,他心里该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我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试着去体会当时我的内心。
隐隐约约的,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内心的羞耻感。
那个小女孩,她不擅长唱歌跳舞,更不擅长当众表演,她最怕这样的场合,和那些落落大方、说唱就唱的孩子比起来,她显得那么内向、拘谨、不大方。
因为这个,她觉得自己不够好。
她为自己的“不够好”感到羞耻——我为什么不能像那些落落大方的孩子一样?我为什么就做不到?
几十年过去了,她已人到中年,早已不记得当年发生过什么具体的事——长大了就是长大了,过去的事早都过去了不是吗?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自我觉察,她才发现,那种面对众人表演的畏缩,以及对畏缩的羞耻感,一直如影随形。
所以,多年后,当橙子站在众人面前迟迟不肯开口唱的时候,我心里想的不是去支持他、给他解围,而是羞耻和恼怒——对扭捏、不大方、畏缩的羞耻和恼怒。
我哪里是在恼橙子,我分明是在恼自己。
我把对自己的窘迫、不满、恼怒、羞耻通通投射到了橙子身上。
这些负面的情绪让人无法承受,所以,我下意识地“逃”开了,逃到众人的一边。
我连自己都“救”不了,更没有力量去“救”橙子,任他一个人站在那里,孤零零地应对我们这些大人。
随着自我觉察的渐渐深入,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我不再那么自责了。
我接纳了自己也有脆弱、不完美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逼”过橙子去当众表演。
遇到类似场合,我会先问问橙子的意思:“你要不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如果橙子表示不愿意,我不会再坚持,会转身和大家说一声:“橙子现在不想表演,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说的时候,我会注意语气的平和,借以传递出一种意思:橙子愿意表演,挺好;他不愿意表演,也没关系——我尊重他的意愿。
如果妈妈是这种如常、平和的态度,孩子能感受到,大人们也会感受到,一般来说,大家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我把自己当作橙子和大人们之间的缓冲区,稀释掉大人的要求给橙子带来的压力,也帮助橙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意愿。
3、因为自己的经历,我会留意到类似的事情。
我发现,很多大人也会给孩子解围,但容易掉进两个误区。
有的大人会用一种“放弃”的姿态来解围。
比如有人会说:“算了算了,他不想表演就算了,来来来,咱们吃饭。”
“小明不愿意表演,不用管他,来,小红你给大家表演一个。”
这也是给孩子解围,但仔细体会一下,多少总有些埋怨和失望的意味在里面——你达不到我的期待,所以我就放弃了对你的期待。
这些,孩子是能感觉到的,从众人关注的焦点变成无人问津,被放弃的滋味不好受(回想一下,你曾经被你看重的人“放弃”的滋味)。
所以,即使大人帮他逃掉了当众表演,他也会闷闷不乐。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大人失望了,大人“不管他了”。
你以为孩子会“知耻而后勇”?
不,下一次,他只会更加扭捏,更加腼腆、胆怯。
4、还有的大人,看上去是给孩子解围,其实是给孩子“补刀”。
比如孩子的妈妈会解释说:“这孩子就是腼腆,人一多就扭扭捏捏的,在家里唱得可好了,出来就不唱了。”
(再加上一句:“你看人家小红,大大方方的,让唱就唱,多喜兴。”这样的比较,更是又深深地补了一刀。)
孩子不配合,就要给众人一个解释和交代,而这个解释往往是孩子太腼腆、内向、不爱说话、扭捏、不大方……
不想表演就不表演,很正常的事,为什么要急于解释?
一是觉得脸上没面子,好像是自己没教育好孩子。
二是怕为此扫了大家的兴,讨好型人格宁可牺牲自己和孩子,也不愿意“得罪”众人。
这么一解释,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纷纷表示理解,嘻嘻哈哈的,这事就算过去了。
你以为事情过去了?
你知道孩子会怎么想?
经常得到这样的评语,孩子就会认同这些加在自己头上的标签——我就是腼腆、不够大方,我就是上不了台面。
我不够好,我没有满足大人的期待——他们期望的,是另一个样子的我。
你听,他们的解释里还带着歉意,带着一些不好意思——他们觉得抱歉,都是因为我不好。
很多年后,孩子变成大人,他们早已忘记了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是那种低价值感和羞耻感时时把他们局促在不起眼的角落
——他们不愿意引人注目,不愿意当众表达自己,不习惯成为目光的中心。
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并为自己的不够好感到羞耻。
等他们有了孩子,也总是能看到孩子身上诸多的“不够好”——他们常常对孩子恨铁不成钢。
他们想让孩子超越自己,却不知,他们潜意识里的东西一直在引导孩子轮回父母的命运。
5、如果孩子不想表演,除了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们还可以善加引导——孩子是需要被引导的。
其实,小孩子是有很强的表现欲的,他们愿意得到关注和认可,这是人的本性。
他们不喜欢的,是为了满足大人莫名其妙的指定任务、又唱又跳、被众人“观赏”的感觉。
如果把表演节目当作一种游戏,而不是任务,小孩子是很乐意参与的。
比如,把家庭聚会办成联欢会的形式。与其让一个孩子正正经经地对着一群大人表演,不如男女老少齐上场,一起或轮流表演节目。
你会发现,到最后会控制不住场面,因为孩子们会抢着表演,花样百出,各种搞怪。
有一次,我们几个家庭春节聚餐,酒足饭饱后,不能免俗地也让孩子们表演节目。结果,一个孩子跳舞,其他孩子一起跟着群魔乱舞,嘎嘎笑个不停。
再比如,把游戏和表演穿插在一起,气氛起来了,孩子会忍不住要露一手,你想拦都拦不住。
记得有一次,我们出去旅游,大巴车上,导游带大家玩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谁说错了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大家玩得特别开心,橙子又紧张又兴奋,又想说对了,又想表演节目,纠结的样子特别可爱。
最后,机会总算来了。同行的阿姨说错了,橙子抢着要替阿姨表演节目。一段有板有眼的《红灯记》选段赢来了满车厢的喝彩。小孩开心得不得了。
你看,同样是让孩子当众表演节目,可以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也可以给孩子留下欢乐的记忆,给他满满的自信——就看大人是怎么想、怎么做了。
所以,今年春节,你打算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