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幼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能养成好习惯,于他而言,绝对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
同样地,一个坏习惯,也能对孩子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
1无视规则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父母给足了孩子爱,却唯独落下规则教育这一课。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以孩子的年龄作为借口,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包庇宠溺,比如出去就餐时,不按要求排队;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出门游玩,乱扔垃圾等。
这种无视规则的习惯一旦养成,再想要纠正过来,难上加难。
为人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同时,也一定要给孩子定好规矩,具体地设置一些行为的边界。
虽然有时候,守规则看起来吃亏,违反规则的似乎效果更好,但事实上,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保护。
新闻里,那个为等丈夫拦高铁车门的女人;那个车站翻越轨道却失去生命的男人;不顾阻挠,在虎园私自下车的一家人......他们都为不守规则付出了惨痛代价。
让孩子对规则有敬畏之心,是父母的责任。
2爱耍脾气
总是能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年龄不大,脾气还不小,动不动就生气,有的时候还动手打人。"
发脾气是儿童早期最常见一种情绪反应,他们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前,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怕就怕孩子习惯性将发脾气当成“要挟”父母的工具。
比如很多孩子晚上看电视不睡觉,爸爸妈妈怎么劝都不听,发脾气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最后家长不得不屈从。
结果孩子得寸进尺,脾气也越来越大。
这样的孩子,凡事都要占上风,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体谅别人,总是通过情绪化,让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满足自己。
反正发脾气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及早纠正。原则性的问题,发再大脾气家长也不能让步,温和而坚定地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顺自己心意的,自己要学会接受和调整心态。
3沉迷电子产品
曾经ipad在全球大卖时,有记者问乔布斯:“您的孩子肯定很喜欢 iPad 吧?”
乔布斯却意外地回答道:“他们还没用过 iPad 呢。我们限制孩子在家里使用电子产品。”
我身边有很多父母,为了图个清静,把手机当成哄孩子的工具,去亲戚家做客,总能看见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玩手机。
生活中有太多家庭,不懂得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也不懂得过滤可怕、暴力的网络信息。
因为手机,有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下滑、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一些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不少孩子,愿意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玩手机,却不愿意静下来看五分钟的书、去操场上跑一圈。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篇文章,标题叫做《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虽然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电子产品确实会让孩子们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
别让你的孩子,在最美的年纪,只会玩手机。
4生活不规律
规律地生活,是做好一切的最基本要求。
曾经有调查显示:小学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智商高,而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很有规律。下课后先去洗手间,再去饮水,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写得也整洁。
从小给孩子定好有规律的生活,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阅读,几点睡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坚持下来大有裨益。
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好处,孩子长大以后做事、工作,也会更有规划性和统筹性。
相反,如果孩子每天晚睡、不吃早餐、生活没有规律,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都是一种消耗。
5太过依赖
后台有妈妈留言说,孩子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父母,现在读高中了,还不能自理,袜子脏衣服都是堆起来,周末带回家洗。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妈妈平时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就盼着孩子成绩好,结果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做。
无论子女多大,父母总是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结果这种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
很多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成一个依附父母的“啃老族”。
孩子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衣食住行被照顾得井井有条,孩子也习惯了有困难找父母,等到哪一天离开父母,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
所以很多孩子成年后,一方面很依赖父母,一方面又怨恨父母没有培养出他的独立性。
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独立自主意识,父母不妨“懒”一点,学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