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等对话。父母过度控制从而抑制孩子的成长速度与空间。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不惹祸,都是以权威示之并要吆喝:“我是你爸妈,你不听我的听谁的?都是为了你好”,如此教育让孩子逐渐丧失“人格平等”,过于顺从的孩子消磨了个性与天性,自身后续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得不偿失。
2、父母自我进修。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与英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但孩子逐渐长大后,你是否深感压力呢?有是很正常,那赶紧抽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根据一项调查统计:我国人年均读书数量只有0.7本,日本高达40本!父母不进步,如何指望孩子喜欢读书,爱上学习呢?
3、品德至上。社会竞争激烈,人能够德才兼备那是最好。不过,孩子的教育着重“德”的培育才是首要任务,有才无德对社会便是双刃剑,有时候能为社会的进步带来卓出贡献,同时也能扰乱社会秩序以及触及社会道德底线。或许有德少才甚至无才,会让个人在社会难以真有所成就,但是如今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分工明确,学得一技之能是大部分学生出来社会走的一条路,无须过于担忧。因此,“德”的培育是父母最重要的教育任务。
4、相信孩子的潜力。“隔壁家的孩子...”以及“女孩子读到高中,就赶不上男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挂着这些口头语是最不明智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孩子的潜力不能说无限的,每个人都有瓶颈,如何把瓶颈撑高或者以后孩子能否突破瓶颈,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心态以及素质上的培养。之前一次调查统计,成绩平庸且性格较为懦弱,遇到困难选择逃避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有持续的“激将法”对待孩子。
5、让孩子理解“读书”。学校读书最现实的目的便是升学,对着一张张考卷拿到冷冰冰的红色数字,走的是学习-考试-升学-找工作这样一个流程,请不要让孩子片面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TAG:正确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