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窍门 > 汽车保养

新手车主必知汽车都有哪些常规保养(日常保养汽车需要知道的知识)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12 16:19:42
The Beginning

新手车主必知汽车都有哪些常规保养

日常维护的分类:

日常维护一般分为小维护和大维护。

小保养一般指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通常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

大保养一般会更换机油、机油滤清器、空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空空气滤清器、火花塞、刹车油、变速箱油,一般每6万公里更换一次。

每次车间保养时,标准保养流程还包括轮胎胎面检查、底盘检查、灯光检查和机油油位检查。检查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一般应该保养车辆的哪些部位?

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火花塞、喷嘴、燃油滤芯、空空气滤芯和各种垫片。

变速器:变速器油

制动系统:制动蹄、制动盘和制动液。

空调节系统:制冷剂和空调节滤芯

方向:油液方向

橡胶件:发动机脚橡胶、悬架摆臂橡胶支座、减震器顶部橡胶支座、前后后轮轴橡胶垫、轮胎、曲轴箱后油封、变速箱前油封、传动轴传动阻尼橡胶和雨刮器。

电源:电池

一些磨损零件的保养周期:

机油:一般5000 -10000公里。

汽油滤芯,空气体滤芯,空调节滤芯:一般2万公里更换一次。

冷却液:建议每2万公里更换一次。冷却液浓度不足会导致发动机沸腾。

火花塞:建议每3-4万公里更换一次。火花塞老化会导致动力不足或发动机抖动。

变速箱油:一般5-6万公里更换一次;有些变速箱是终身免维护的,只需要根据需要添加变速箱油。变速箱缺油会导致换挡不顺畅甚至无法换挡。自动变速箱油有很多种。不同类型不能混合。更换前请参考用户手册。

制动液:建议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油是一种吸水性很强的油。制动时,刹车油内部水分气化,吸收更多水分后变质,会影响制动性能。市面上常用的DOT3、DOT4刹车油不能混用,否则会损坏刹车系统。

方向:第一次换油时间2万公里,以后每4万公里换一次。不同规格的ATF刹车油不能混用。请参考用户手册来确定车辆中使用的机油类型。

电池:加水电池每次小保养都需要检查液位,必要时加电池液。一般使用两三年后,电池的性能会下降,需要彻底更换。电池老化会导致发动机因电压不足而无法启动。

作为车主,我们需要记住,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是最常更换的。每行驶2万公里,就需要进行全面维护。每6万公里进行一次大修。

自己能做什么保养?

1.更换空空气滤清器和空空气滤清器。

2.更换火花塞

3.电池

SAE采用粘度等级分类。车主可以根据用车地区的环境温度选择机油,如SAE15W-40、10W-40、5W-50。W前面的数字表示低温粘度,低温粘度越小,发动机的冷启动能力越好;w后面的数字是机油耐高温指数。

API采用油品质量评级标准,将油品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类。汽油机油用S表示,后面跟一个英文字母。字母顺序越高,油品质量越高。

机油的选择应根据车辆手册中的标准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但是对于油品等级的选择,只能选择等于或高于标准的油品。

如果发动机机油在低温下粘度过高,会使发动机冷启动困难,增加发动机的运行阻力和油耗。更高等级的机油可以更好地满足发动机恶劣的工作条件,为发动机的摩擦部件提供更好的保护。

冷却液的选择:

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90-120摄氏度之间。以下是车辆工作时冷却液温度的一些数据:桑塔纳90-105、捷达85-115、富康90-118。如果把冷却液全部换成蒸馏水,当发动机温度达到100℃时就会“沸腾”。此外,纯水作为冷却液也会因冷却液结冰而使车辆在零下温度下无法启动;此外,水具有腐蚀性,会产生水垢,影响冷却效果。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冷却介质——发动机专用冷却液。

市面上通用的发动机冷却液主要成分是乙二醇,乙二醇可以降低冷却液的冰点,提高冷却液的沸点。

在选择发动机冷却液时,我们主要关注其冰点,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型号。通常,发动机冷却液罐的冻结温度会显示在罐体上。

4.闸瓦、制动盘和手制动蹄的机油粘度和机油等级是衡量机油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

购买汽车维修产品:

对于普通车主,我个人建议从亚马逊购买汽车维修产品。空房间不多,但都是正品,含邮费,比较省心。主流车型的机油、冷却液、机油滤清器、刹车片等常规保养产品都很容易买到。

如果你想买一些平行油或者轮胎产品,可以在淘宝上买。但是,你需要很高的产品识别能力,才能避免买到劣质商品。

新手车主六大注意

在雨中开车应该挂低档。

在雨天行车时,除了要保证车辆机械正常之外,还要降低车速,打开防雾灯,随时观察雨刷器、刹车系统、大小灯光及轮胎气压,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疏忽酿成交通事故。

1.保持良好的视野

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霜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霜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

2.防止车轮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因此,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

3.低速行驶

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无论道路宽窄、路面状况好坏,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或三挡、时速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

4.防止涉水进入汽车

当车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首先应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水深超过排气管,容易造成车辆熄火;水深超过保险杠,容易进水。

不要高速穿越沟渠或水坑。这会造成飞溅,增加实际涉水深度,容易导致发动机进水。

5.注意观察行人

因为行人撑着伞,骑车人在雨中穿雨披,所以他们的视力、听力、反应等都受到限制。有时他们为了赶紧过马路而急转弯,往往在车辆慌慌张张靠近时滑倒,使驾驶员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应减速行驶,耐心避让,必要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勿与行人、自行车抢行。

6.及时开启车灯

遇到大雨时,当视线极低时,应打开大灯、示廓灯、尾灯,将车辆驶离路面或停放在安全的地方。

THE END

TAG:新手车主必知汽车都有哪些常规保养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