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窍门 > 汽车保养

刹车不灵敏是什么原因 刹车很灵敏怎么回事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8 15:01:00
The Beginning

刹车不灵敏是什么原因

刹车不灵敏和刹车油的关系如下:

1、刹车油的更换不看时间,而是通过制动液中的含水量作为依据,来判断制动液是否需要进行更换!当制动液中的含水量高于3%时,极易导致制动液沸腾(主要是制动液中的水产生沸腾,因为水的沸点比制动液要低不少),而制动液一旦沸腾,就会在刹车管路内形成无效行程,说白了这个无效行程就是大量的气泡,而气体是可以压缩的,所以一旦制动液内部含水量过大,制动力就下降了;

2、根据目前的相关数据,制动液的等级总共分为三个;制动液的等级是由美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DOT)所制定,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不同的沸点,DOT3、4、5级别是根据不同的沸点来划分等级的,DOT3的沸点最低、DOT5的沸点则最高;所以沸点越高的制动液的制动效果越理想,通常情况下DOT5级别的制动液的沸点可以达到260度,所以正常情况下制动液怎么用都没事;但制动液的沸点无论多高,也受不了进水,因为水的沸点低,只有100度而已,少量混入制动液还不打紧,一旦含水量超过3%,将严重拖低制动液的沸点,还是上面那张图,气泡一多制动力就下降了;

3、通常情况下,制动液的更换周期在2年、4万公里,但这是在通常的情况下,但这个规则制定的也有些过于死板!即便制动液达到了2年、4万公里的标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换,关键还得看最核心的数据“含水量”,通常情况下只要通过含水量测试笔测一下即可,只要含水量不到3%,那么无论用了多久、跑了多远都没有更换的必要;同理只要含水量高于3%,那么无论周期、里程多么短,都必须更换!关于制动液主要还是这个含水量,所以不必理会那些条条框框的说法,只要及时把控住含水量,制动液的更换就比较随意了!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吸水是必然的,而车子在潮湿地区、干旱地区运行,制动液的吸水量也是不同的,因为很多干旱地区的车辆,往往制动液用了4、5年以后,含水量还是低于3%,所以这样的就没必要更换了!总而言之更换制动液要灵活,主要通过制动液的含水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刹车变硬怎么解决方法

汽车刹车变硬的解决方法如下:

1、第一,跟你熄火前踩刹车有关;汽车的刹车系统在发动机工作时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刹车助力泵就是实现车辆制动的幕后推手,我们踩下踏板的力就是通过它来放大的。而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刹车助力泵也就会歇菜,一般踩3下刹车踏板就会用光它剩余的真空力,所以你觉得刹车很硬其实就是没有缺少了它的帮忙;

2、解决方法:针对这种情况,你只要重新启动发动机,然后再尝试用力踩下刹车踏板即可重新启动,等发动机工作后,刹车助力泵就可以重新工作,自然刹车踏板就会恢复正常;

3、第二,汽车的刹车助力泵漏气或出现故障,如果你并没有在汽车熄火后去踩刹车踏板,或者在行驶中发现刹车踏板很难踩下去,那么很可能是刹车助力泵故障导致的。有可能是刹车助力泵真空管漏气或是堵塞造成的;

4、解决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在行驶前发现这种情况,那么保险起见还是不要继续行驶了,直接送去修理店进行检修为好;如果是在行驶中发现,不要惊慌,首要做的事就是减速至停车,可以尝试多踩几次踏板看能不能恢复制动,用力踩的话通常还是可以发挥制动力的。

THE END

TAG:刹车不灵敏是什么原因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