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产乳粉企业被勒令整改
此次被食药总局通报的企业包括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花冠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北安宜品努卡乳业有限公司、明一乳业(齐齐哈尔)有限公司、明一乳业(富裕)有限公司、上海纽贝滋营养乳品有限公司等。
在此次通报的生产企业中,明一乳业是唯一一家占有两个名额的企业,也是被通报问题最严重的企业。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规范体系检查情况显示,明一国际旗下齐齐哈尔公司、富裕公司被审计出多项生产管理缺陷,涉及黄曲霉毒素M1检验原料重复使用、将含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原料判定为合格品、不同检验人员“共用”同一毕业证书编号等问题。
其中,明一乳业(齐齐哈尔)有限公司共存在10项生产管理缺陷,在原料进厂检验环节问题较为严重。如该企业2017年以来检验原料和成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共计236批次,但记录显示检验耗材“免疫亲和柱”只领用了135个,存在重复使用问题。其采购的一批次全脂乳粉进厂检验报告显示“蛋白质/非脂乳固体”为33.77%,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34%的要求,但结论却判定为“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明一乳业(齐齐哈尔)有限公司还存在浓缩、喷粉车间有虫害侵入痕迹,7名微生物检验人员无独立开展培养基验收的经历,一批次进口全脂乳粉入境报检数量与入库数量不符,未提供白糖生产商生产许可证等问题。
此外,该工厂生产的牧栏纯幼儿配方乳粉基粉(批号20170718)的产品转换清场检查记录填写不完整,未记录D90脱盐乳清粉、白砂糖、全脂乳粉、浓缩乳清粉、复合营养素、复合植物油等剩余物料的退库或暂存情况。未提供三聚氰胺快速检验方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比对记录;缺少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要求的标准品和试剂。
而明一乳业(富裕)有限公司同样问题不少,国家食药监总局共通报14项生产管理缺陷,涉及清洁作业区内益生菌投料间地面虫子侵入;益生菌投料间计量配料设备无法达到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配料要求的精度;对进口全脂乳粉进厂未进行铬检验;对原配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添加量有调整,但未提供跟踪评价营养和安全的有关资料;检验员王某某和刘某的毕业证书编号同为“100391254704783707”等。
令人尴尬的是,在明一乳业官网上,此次“出事”的齐齐哈尔有限公司是被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确定的全国乳制品企业首批12家"GMP"、"HACCP"体系认证重点试点样板企业之一,全国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企业。
专家称严格监管将使生产技术落后企业面临更大压力
据了解,此次7家知名奶粉生产企业被点名和勒令整改是国家食药总局为期3年的国产奶粉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的一部分。2014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定了全国106家婴幼儿配方生产企业3年全覆盖体系检查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18年审计完毕。
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属于常规性检查,由国家食药监总局特别组织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工作组,针对所有奶粉生产企业进行,尤其是以往未发现问题的企业。基于月月抽检、飞行审计的检查结果,对生产企业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检验能力、不合格产品追溯与处置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处理结果分为三种:立案调查、限期整改、吊销执照。
国家食药总局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安全生产体系检查不合格的企业不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但与产品质量不合格有必然的关系。
知名乳业专家宋亮此前也曾表示,在严格的监管条件下,很多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企业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一些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严格监管对市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恢复信心奠定基础,这对行业来说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