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家庭关系

家扶儿少调查:逾3成孩童怕上学被霸凌,仅两成家长发现异状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1-23 22:12:02
The Beginning

家扶基金会「儿少自我保护的态度与行动」调查发现,约三成儿少曾惧学、受欺负,呼吁家长应提高警觉,才能及时帮助孩子脱困。照片:家扶基金会提供

为改善儿少日常安全情况,家扶基金会于今年4月调查了9,687位7至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了解他们曾遇过哪些具有风险的生活情境,结果显示,除了曾遇大人打骂的情况外,还有不少孩子曾有惧学、受欺负、网路交友等问题。随着霸凌、虐童事件一再频传,除了仰赖法律制度的保护外,家长还能做些什么,避免家中宝贝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家扶基金会5月28日公布「儿少自我保护的态度与行动」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孩子曾出现惧学、被同侪嘲笑或欺负的问题;另有超过两成的孩子曾透过网路交友,或曾在网路上被人谩骂。根据这份针对全台国中小及高中职学生进行的调查,儿少最常遇的生活风险情境前五名为:曾有大人打或骂过我(38.1%)、曾因在学校遇到不好的事而不想上学(34.2%)、曾被同侪嘲笑或欺负(33.3%)、曾透过网路/APP与不认识的人交朋友(28.7%)曾在网路/APP上看见色情或暴力等不当内容(24.9%)

儿少最常遇的生活风险情境前5名

注:调查对象为7-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n=9687,複选)资料来源:家扶基金会,整理製表:黄怡菁、吴佩芳

进一步分析调查后也发现,在这五项项目中,女生遇到的比例皆高于男生。为何产生性别的差异?家扶基金会内部推测可能与女生在生理上的限制与传统性别刻板印象有关,「因为女生的身高、体重可能都比较弱小,因此受到骚扰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家扶基金会专员朱圣惠说。目前正就读大安国中一年级的媃媃在分享自己经验时也提到,过去曾遇女同学因体型较为弱小,而受到男同学霸凌的状况。

刚毕业于泰北高中的苏雨桐则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她表示高中女生正处于相当在意自己外表的时期,女同学间经常相互批评、比较外貌,因此不论是在网路上或现实上,也较容易收到谩骂、攻击等负面讯息。

家长恐轻忽孩子正面临风险

家扶基金会另调查了1,011位家长,以了解他们是否清楚孩子所面临的日常风险,结果发现只有约2成2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外面受欺负、1成8的家长发现孩子惧学、2成的家长知道孩子被陌生人搭讪或攀谈。家扶基金会执行长何素秋表示,此份调查显示家长轻忽或低估了孩子的困境,因此希望提醒家长:「孩子需要学会如何自保,家长则需要多关心孩子。」

亲职教育专家陈安仪表示,父母是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知识的首要对象,建议父母要多和孩子聊天,「从言谈中去建立孩子的安全观念,也能观察孩子的反应,判断孩子是不是正遭到骚扰或是霸凌。」

透过绘本或影片建立安全观念,对青少年勿说教

针对幼儿园到国小阶段的幼童,她建议除了聊天外,父母也可以用读绘本或是玩桌游或是看影片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生活里常见的危险有哪些,像是警政署推出的儿童安全宣导绘本「迷途的小崔蒂」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此外,由于这阶段的幼童表达能力有限,即使受暴,也未必能及时向父母求助,因此父母更须细细观察孩子日常表现是否产生差异,「像是衣服总是变髒、便当袋或鞋子不见,又或是食慾变得不好、晚上做恶梦,这些都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徵兆」。

针对国、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此阶段他们的自尊心与自我意识较高,陈安仪建议父母:「尽量用闲聊或是说故事的口吻,避免让孩子产生说教的感觉。」她举例,父母可以稍微跟孩子聊一下社会新闻,或是以「我的朋友最近发生了….」这样的方式开头,孩子的接受度会比较高。

她也特别提醒父母,在青少年阶段,保持亲子间彼此间畅通的管道相当重要:「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责骂他们,要让孩子能够放心的和你对话,你才能教导他们怎么保护自己。」

网路安全两守则

随着使用网路的年龄层逐年递减,网路安全也成为家长相当关切的重点。对此,陈安仪也提出两个方向供家长参考。首先,她建议家长将家中所有可使用的网路设备限缩在家庭的公共空间内,「家长才能比较清楚孩子在玩什么、迷什么、跟谁聊天。」

第二则是要不断提醒孩子网路的风险,「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过度曝光自己的蹤迹,同时也要让孩子清楚意识到身体隐私的界线在哪,才不会轻易的跟网友分享自己的私密照。」

THE END

TAG:基金会  网路  家长  父母  孩子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