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
婆婆讨厌的是「成为婆婆」的这件事情,讨厌在儿子的人生中屈居第二,换言之她讨厌的是她自己现在的人生阶段和生活,但内心深处未必能够承认这件事实。
现实中立场的差异,比方说对方是妳的婆婆、小姑、妯娌或同事,可能让她从一开始就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看妳,当中可能投射了她自己无法达成的心愿、遗憾和怨怼,或者因为生存竞争而紧张的情绪,让她对妳就是没有好感,是妳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的。
就像有些人苦恼于如何讨好婆婆,希望婆婆不要总是对丈夫说自己坏话,或者一副可怜的样子好像自己是个虐待公婆的恶媳,于是送礼、陪聊、花大钱吃大餐或旅游,一切以婆婆为优先,只希望婆婆能够开心。
但这样的努力却不只是徒劳,还可能带来反效果,婆婆对每件事情都有嫌弃的理由,什么都可以解释成媳妇的不贴心甚至是恶意,同样的事情小姑或者是小叔做起来就是很孝顺很令人感动,媳妇来做就是别有居心。
遇到这种情况很难不沮丧吧,会想自己究竟是做错了什么,但是这样的提问本身就错过了关係恶劣的关键,眞正的关键不在于妳是谁、妳做了什么、或是妳的个性,而是——妳是她的媳妇的这项事实。
某些婆媳关係就像职场竞争
就像在职场上竞争同一个职位的人,已经注定了彼此是敌人的宿命,对于无法接受儿子结婚、生活以另一个女人为中心的婆婆来说,她的排斥和对妳的负面评价,从一开始就跟妳本人毫无关係。
她讨厌的是「成为婆婆」的这件事情,讨厌在儿子的人生中屈居第二,换言之她讨厌的是她自己现在的人生阶段和生活,但内心深处未必能够承认这件事实。
只能把这样的情绪投射到妳的身上,对自己、也对他人都自欺欺人,想要强调自己「很高兴儿子结婚,但是这个媳妇实在不讨喜」。
妳如果不能察觉她内心的矛盾,而是把她所有表面的说法当作是事实,就会为了成为她心中讨喜的媳妇而忙碌不已,还注定白费力气。
人际关係总是双向的,妳可以选择付出善意,对方也可以选择要不要以善意回应妳。而那关係到对方的品格、想法、价値观以及性格的成熟度,既然跟妳的努力无关,妳就不需要因此为难自己。
所以在婚后的人际关係上,如果妳已经尽力,却总是感觉到关係不如预期,不如就随风去吧。比起某些注定会勾起对方心中的矛盾,因此不可能由妳来改善的人际关係,那些总是相信妳的善良,会在妳需要时伸手援助,给妳一个拥抱或理解的目光的人,才是妳眞的需要去珍惜的。
作者简介│羽茜
政治大学社会学硕士,曾获耕莘文学奖短篇小说类首奖。
三十岁以前一心想和别人一样,三十岁以后,才开始学习欣赏并接受真实的自己。觉得人一生能够兼顾的事情极少,所以时刻要放在心上的提问,是究竟觉得什么事情优先而且重要。自己觉得最不后悔的事情是放下自由,成为母亲,其次就是所有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和心力,不管别人看来是不是一种毫无收穫的浪费,自己都觉得值得。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妈妈的自由》,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