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盘点:中国历史上描写立夏的典籍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18 08:06:40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盘点:中国历史上描写立夏的典籍

2、描写中国十大名花的诗句

3、苏州立夏的习俗盘点

4、劳动的历史,描写关于劳动的古诗赏析

5、中国古代各朝典籍中的立春

6、猜你喜欢:

1、盘点:中国历史上描写立夏的典籍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夏节气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确立,历史相当悠久,在古代典籍上也多有提及。

那么就让我们来盘点,中国历史上描写立夏的典籍。

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关于古代典籍中对立夏的记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夏三侯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

此外,《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结束语:由此可见,立夏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重视的节气,在农事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2、描写中国十大名花的诗句

花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洗涤人的心灵。身为一个炎黄子孙,你知道中国十大名花吗?古代的诗人早就写了很多歌颂十大名花的诗句,有凌霜傲雪的梅花、独立冰霜的菊花、从容优雅的兰花、热情如火的月季等等。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的十大名花的诗句,一起欣赏吧。

梅花:群花之魁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早梅》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耐客愁何?《江梅》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杂咏》

微雪初消半月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万树寒天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牡丹:花中之王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答张十一》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红牡丹》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白牡丹》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洛阳春吟》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红牡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辞三首》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赏牡丹》

菊花:寒秋之魂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宿赞公房》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咏菊》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咏菊》

甘顶风霜枝上老,拒随枯叶伴旋风。《菊花》

左河水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赵昌寒菊》

你可能会喜欢:

不同花的花语:紫穗兰花语是什么

香水兰花语象征:洁净纯真

墨兰花语:娴静、青春永驻

花语大全之天竺兰花语

3、苏州立夏的习俗盘点

习俗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世界各地的优良习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抹抹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了这些优秀的习俗,生活将失去乐趣,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城市文化的立夏习俗。

一、尝三鲜

据介绍,三鲜有地三鲜,指的是蚕豆、蒜苗、苋菜;树三鲜,指的是香椿、梅子、樱桃;水三鲜,指的是鲥鱼、刀鱼、河豚。而在苏州,地三鲜是立夏日必食之物。此外,苏州也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自己尝食。

二、饯春筵七家茶

苏州还有饯春筵、李酒会、七家茶等立夏习俗。“饯春筵”意为饯春迎夏,苏州人在立夏日中午摆设午宴,菜肴中有面筋、酒酿、咸鸭蛋、酱猪肉、金花菜等,据说有“不疰夏”的功效;“李酒会”是一些文人雅士、闺阁女伴相约聚会,作诗吟唱,品尝李子酒;“七家茶”则是以各式细果(桃片、麦片、蚕豆、青梅、枣子等七样吃食)烹煮雨前茶,而且这七样吃食是从左邻右舍乞讨而来,故称“七家茶”。“七家茶”除给自己孩子以外,还馈送给乡邻,说是喝了可不疰夏……

三鲜是“饯春筵”上的必备之物,其中青蚕豆更是不可少的尝新食品。四月有新鲜蚕豆上市,剥去一半壳,剪上细细的九刀,可使豆变成连在一起的九瓣,放油锅内氽。氽好后豆皮碧绿如翡翠,炸开的豆肉金黄似宝石,颗颗宛如盛开的兰花,故名“兰花豆”。清代苏州诗人尤侗有《兰花豆》诗为证:“本来种豆向南山,一旦熬成九畹兰,莫笑吴侬新样巧,满盘都作楚骚看”。

三、斗鸭蛋称体重

立夏,苏州有称体重的习俗,到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吊在秤杆上称一称。小孩一般还会玩吃蛋斗蛋的游戏,胸前要挂个咸鸭蛋。立夏的时候‘称人’会带来福气,在给孩子称时,要用大秤杆,而且重量后面得加个‘半’字。

除了吃咸鸭蛋、蚕豆,苏州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称体重。故老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孙权把妹妹孙尚香骗回吴国后,就不放她回蜀国了。刘备思念妻子,在立夏日就派大臣来东吴探望。孙尚香在吴国日子过得好不好呢?诸葛亮出了个主意,每年称一次体重看看。于是,民间便有了立夏日称体重的习俗,所谓“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据说,立夏日称体重后,孩子可以长得更健康,大人可以更称心如意。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至今还保留着。并传言说:立夏当天,小孩称了就是用秤钩钩牢,吃网蛋网牢,寓意不容易夭折;大人称了叫称心,吊吊胃口,一个夏天吃得下饭不掉膘。这样大人小孩都上秤称了体重。

四、立夏吃乌米饭

立夏之后,苏州人就开始品尝各种时鲜食品,乌米饭也是其中之一。有些地方会在清明或四月初八吃乌米饭。

4、劳动的历史,描写关于劳动的古诗赏析

五一劳动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劳动节是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全国性的节日,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大家应该都听过那些有关于劳动的儿歌。那么大家听过描写关于劳动的故事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6、《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8、《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调休具体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为法定节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有关于劳动节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5、中国古代各朝典籍中的立春

在现代,立春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农业生产在中国是头等大事,立春就是一年耕种的开始,它的好坏影响着一年的收成。所以在古代,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你知道我国古代各朝中关于立春的记载吗?下面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立春举行的迎春礼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仪礼。从东汉到清末,这个礼仪延续了近两千年,从官方礼俗到民间习俗,色彩的规定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东汉时,五行说影响十分广泛。时人在城之东部行迎春礼仪,主要祭祀青帝。“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后汉书·礼仪志》),车马也均为青色,还要“立青幡”,施土牛和耕人也均为青色。

唐宋时期在立春举行的某些祭祀依然举行,例如祭祀山河大海等。《宋史·礼志》载:“其诸州奉祀,则五郊迎气日祭岳、镇、海、渎……”“立春日祀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淮渎于唐州。”

在立春之前,太史院要事先奏告立春的日期,并且通知宛平县或者大兴县,准备芒神和春牛。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齐在大都齐政楼迎接太岁神牛。

据《析津志辑佚·风俗》载,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勾芒神入祀。”中书省户部要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中央官衙进春牛。

春牛制作的十分精致,“牛则纳音本色,阑坐共一亭,案上并饰以金,彩衣带坐,咸以金装之,仍销金黄袱盖于上。彩杖浑金,垂彩结二尺。”这说明在元代依然举行迎春礼和进春礼。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