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阿依特斯——哈萨克人民的“百科全书”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7-28 14:07:51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阿依特斯——哈萨克人民的“百科全书”

2、哈萨克族乐器,你知道是哪些吗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4、被称为百科全书 什么问题都能解的星座

5、满族说部——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6、猜你喜欢:

1、阿依特斯——哈萨克人民的“百科全书”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反应了哈萨克人民的生活环境及习惯的百科全书,它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新疆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阿依特斯的精彩内容,一起来深入了解吧。

据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哈萨克人的祖先是早在公元前就活跃于阿尔泰山、天山、伊犁河谷的乌孙、康居、突厥、契丹人,是西北地区最早经营“丝绸之路”的人。由于祖先们都是过着游牧兼农业的生活,所以歌和马被称为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和其他爱好唱歌的民族一样,唱歌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是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就是“阿依特斯”。阿依特斯以其带有浓郁哈萨克风格的唱词、音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是哈萨克民族艺术中最灿烂的一块瑰宝。有研究者这样说,哪里有哈萨克人居住,哪里就有“阿依特斯”悠扬的曲调。

据了解,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表演形式为带有竞技性的对唱,和“花儿”类似,其内容丰富,曲调唱腔多样,极受群众喜爱。阿依特斯传统内容主要有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哈萨克人的民族感情。

和其他民族曲艺最初用来抒情叙事不同的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最初的功能是传授知识和人们之间表达对某个问题的思辨。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靠口头语言交流的哈萨克人发展起来了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古代因为哈萨克草原没有像中原地区国子监那样传授知识的机构,也没任何除语言之外其他的文化传播媒介。

再加上哈萨克人历来逐水草而居,文化传播和传承相当困难。据哈萨克族民间传说,为了解决本民族文化传播难、传承难的问题,当时一些哈萨克族的阿肯、诗人们,利用一切可以将人们组织起来的集体活动如婚礼或聚会等,发起对唱活动,用歌声提出问题,要求人们用诗歌即兴作答。在诗歌的思辨过程中,阿肯和诗人们向公众传播知识,表达观点。

这种以诗人弹唱为主,集音乐和歌唱于一体的文学娱乐样式具有容易接受、记忆方便的特点,因而逐渐成为哈萨克人节日聚会的必备节目:聚会的举办者在招待客人的同时,邀请邻里与客人同弹唱,客人会把自己在主人家听到的唱词背诵下来,带回自己家乡弹唱给邻里;而主人和主人家的邻里也能从客人身上得到新的知识。

这已经从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变成了一种重要的知识和信息交流的方式。这种带有音乐的交流方式大受人们喜爱,他们不仅在会上积极参与,互相攻辩,甚至在散会后也将这些阿依特斯曲调、唱词带回家中相互弹唱,和亲朋好友分享。通过这种互相交流,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哈萨克的知识和文化就会同这唱词一起,很快在整个哈萨克人聚居区传播开来。

2、哈萨克族乐器,你知道是哪些吗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人文艺术的民族。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也随之诞生。先人们经过长期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的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演奏方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曲。本期的哈萨克族文化带你了解哈萨克的传统乐器。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线替代,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现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节特根

节特根,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库布孜

库布孜,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行,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60-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木胶擦拭,琴劲无指板、无品位。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改进后,增加为四根琴弦,并安装有纸板和共鸣箱,拉走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色布孜克

色布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色布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于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做原料。色布孜克长约50-70厘米不等。管开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先改用铜丝。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吹走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头堵住关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

尚库布孜

尚库布孜为哈萨克民间近代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此琴由铁皮制成,梨形,上面固定钢弦。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铃,拉奏钢弦。演奏时,琴弦与铃声融汇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和音响,此乐器在民间多为妇女演奏。

阿萨塔亚克

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师跳神时所用,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月1.3米。演奏时主要靠撼摇发出沙沙声,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曾发生过很多的事件,而有很多的事件都会别记录下来,因此就有了多很多事件理解的依据。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哪一本吗?本期的民族文化带你去了解看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着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类书,就是将一类或多类文献资料辑录出来,按照一定的方法,如类、韵、字等进行编排,以方便检索和查询的工具书,类似西方的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时编纂的《皇览》;以后历代都有纂辑。历史上较为着名的类书有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其中以《永乐大典》规模最宏大,辑录书籍数量最多。

《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永乐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万卷、1亿6千万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永乐大典》的规模更是西方同时代的典籍所望尘莫及的。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

姚广孝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苏州长洲人,比解缙年长34岁。姚广孝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朱棣请出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一则是因为解缙编纂的《文献大成》(《永乐大典》前身)还是遵循儒家正统,没有兼收佛道之书;另一则是朱棣听说建文帝隐姓埋名在佛寺中,要通过姚广孝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机会,拉拢佛道信徒,以找到建文帝,根绝后患。

4、被称为百科全书 什么问题都能解的星座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有些人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知道,好像没有能够难得到他们的知识,堪称百科全书,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揭晓下十二星座中被称为百科全书,什么问题都能解的星座有哪些?

巨蟹座:好奇心重

巨蟹座之所以被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好奇心非常的重。也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重,所以他们想要快速的去寻找答案,如果一旦他们没有找到答案的,是不会罢休的。所以别人提过的问题,都是他们已经找到答案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无所不知的原因。

金牛座:喜欢学习

5、满族说部——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56个民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地域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每个民族的特色,当然,有首歌把其中一个民族的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你领略珍贵的吉林文化吧!

满族说部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出现,对于中国文学的学科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满族说部21世纪伊始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骤然崛起、闪亮登场,将推动中国文学史的内涵和架构,与时俱进地呈现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兼备、汉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并重的新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由于满族说部具有文艺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其抢救和研究还将为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

窝车库乌勒本、包衣乌勒本、巴图鲁乌勒本、给孙乌春乌勒本

满族说部的称谓,源自满语“乌勒本”,译作汉语当为“传”、“传记”之意;由于清朝中后期满语渐废,便改用“满族说部”或“英雄传”的名称。与之相应的,讲唱说部也大多运用汉语,偶尔夹杂某些满语成分。满族说部的艺术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发展过程。最初主要在氏族内部口传心授,满族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一缕缕鬃绳的纽结、一块块骨石的凹凸、一片片兽革的裂隙,都刻述着氏族内部数不尽的非凡经历和英雄壮举,从而形成了说部最古老的形态。

说部艺术形式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说唱结合,以说为主,有时也伴有讲唱者模拟说部中人物动作的生动表演。满族民间俗语所谓“要有金子一样的嘴”,乃是对于擅长讲唱口头文学和说部作品的代表性传承人最大的褒奖和最高的夸赞。

就氏族而言,讲唱说部并非单纯的娱乐和消遣,而是追念氏族先人业绩、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最好行动,因而讲述的过程被阖族看成神圣而隆重之举,往往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萨满讲唱。开始之前要焚香漱口、祭拜神灵,而后虔诚讲唱,气氛神圣肃穆。听众则要严分辈分,谦恭有序。可见满族的“讲祖”、“颂祖”活动同氏族内部的祭祖习俗密切相关,乃是满族传统文化中最稳定的因素,承载着氏族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对祖先、英雄的崇拜。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久而久之赞语颂文终于演变和升华为篇幅浩瀚、雄浑壮阔的说部艺术,把北方民族口头长篇叙事文学推进到新的境界。满族说部具有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十分广泛的社会生活内涵,乃是满族及其先世社会史、氏族史、家庭史的浓缩与剪影,属于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无比丰富的载体。由于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因而堪称北方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近年来我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的初步掌握,满族说部就内容看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窝车库乌勒本,俗称“神龛上的传说”。这类说部主要来源于各姓满族珍藏的萨满神谕、萨满记忆,如黑龙江瑷辉地区流传的《尼山萨满》、《西林大萨满》、《恩切布库》和黑水女真人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东海女真人的创世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等,便是典型代表。流传在乌苏里江以东锡霍特山麓的创世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原为满语韵文,可诵可唱,表现的是部落时代的战争风云,从形式和内容看都属于地地道道的萨满英雄史诗。在北方民族人民的心目中,乌布西奔妈妈是永远不死的,至今仍然在活态的口碑中流传。

第二类为包衣乌勒本,即家族传、家族史。这方面的说部在满族诸姓家族中至今时有发现。比如吉林省长春市赵姓家族的《扈伦传奇》,黑龙江双城马亚川承袭的《女真谱评》、《海宁南迁传》,黑龙江瑷辉富氏家族的《顺康秘录》、《秋亭大人归葬记》、《东海沉冤录》,黑龙江宁安富英仁传承的《东海窝集传》等,其中《东海窝集传》乃是流传于黑龙江宁安深山老林中的窝集人的作品。“窝集”为满语“稠密森林地带”的意思,而窝集人即野人女真。

所谓“野人女真”,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即大山深处的“林中之人”。宁安地区四周环山,中间属河谷平原,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特殊地理环境为满族说部的保存流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东海窝集传》成为满族说部中具有原始活力的代表性作品,堪称研究满族原始思维及其审美观念的活化石。

第三类为巴图鲁乌勒本,即英雄传。这部分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真人真事的传述,二是传说人物的演义。前者如黑龙江宁安地区富察氏后裔富英仁承袭讲述的《萨大人传》,以及《两世罕王传》(又名《漠北精英传》)、《忠烈罕王遗事》、《双钩记》(又名《窦氏家传》)、《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鳌拜巴图鲁》、《松水凤楼传》、《黑水英豪传》等;后者如《乌拉国佚史》、《佟春秀传奇》等。

其中《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记录了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家族通过与蒙古贵族联姻、“团结蒙古族共同建设大清王朝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共生共存、互动互补的发展过程,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赞歌。整个作品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达到了颇高的艺术水准。

第四类为给孙乌春乌勒本,即说唱传奇。这些说部主要歌颂各氏族流传已久的英雄人物,如着名的爱情传说《红罗女》及其不同传本《比剑联姻》、《红罗女三打契丹》等。

可能你也喜欢:

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的妈祖信俗

澳门文化:深具凝聚力的妈祖文化

福建文化遗产有哪些,你知道吗?

至今不衰的苏州评弹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哈萨克族人口  哈萨克族女孩  哈萨克族帽子  哈萨克族明星  哈萨克族服装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歌曲  哈萨克族歌曲故乡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