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落魄的中国十大名村,昆明福保村
2、比城市还富裕的中国十大名村排名
3、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华西村的传奇故事
4、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之昆明
5、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小岗村的故事
6、猜你喜欢:
1、落魄的中国十大名村,昆明福保村
打肿脸充胖子,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些虚名来创造出本不属于的东西。而中国十大名村也是给他们的一些鼓励,可其中却有一个村子走上了下坡路。
那么,本期来了解中国十大名村之一昆明福保村。
福保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城南,六甲乡人民政府辖区南部,坐落于昆明坝子西南滇池之滨,系宝象河支流六甲河下游,三面环水,半岛型。北距市区12.5公里,距六甲乡政府4.8公里。柏油马路纵横,村北有官南大道穿广福公路直达本村,市区公共汽车32路终点站在村委会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全村国土面积2.155平方公里,海拔1,891米,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1,065毫米,适合种植韭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035亩,人均耕地0.389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3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8元。
村委会下设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19户,农业人口2709人,劳动力17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68人。村东宝象河水沟渠流经村域,纵横数十条沟,均可灌溉农田。福保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走改革开放,共同富裕之路。上世纪90年代福保进入了小康,被省、市、区列为小康示范村。
截止2007年底,福保村已实现通即: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1019户通自来水,有1019户通电,有101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1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14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19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203辆,摩托车413辆。到2007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792户;村农户住房有93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14年10月20日,福保村130多名村民到昆明市政府门前下跪,状告村长杨明贪污村民土地补偿款,填埋村民耕地,侵吞集体资产,家族式管理,断了百姓的活路,村民上访无果,请求政府主持公道!
坐落在滇池边的福保村,在外人的眼里,这个村是“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但是在福保村民的眼里,所谓的“十大名村”是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明的名,而“十佳小康村”只不过是杨明家族十家人的小康村。
2、比城市还富裕的中国十大名村排名
中国十大名村排行榜名单在2015年已经出炉,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位居榜首,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成就了如今让日本人傻眼,让中国人骄傲的十大名村。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中国十大名村排行榜名单。
no1:“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村,创造了全国多项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自从1994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近百万的中外游客。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
华西金塔投资1.2亿元,于1996年建成,高98米,7级17层,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占地3600平方米,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就在这江山环抱之中。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全村有100多辆汽车,又新购捷达轿车52辆,村上开通了去上海的班车。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3、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华西村的传奇故事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轻轻松松的,只有在付出等量的努力之后才能够收获等量的果实。华西村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什么?
那么,本期了解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华西村的传奇故事。
1978年的冬天,北京的每一个清晨都给人寒冷的感觉。新华社记者在新闻稿中写道:“灰白的太阳终于费力地钻出薄雾,把它那毫无热气的光线投射到这个巨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拥挤的楼房、狭窄的棋盘式街道和蠕动的密集人群中。”
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户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昏暗的煤油灯。一个个神情紧张地在一份契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个夜晚和这份“包干制”契约被当作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载入了史册。不过,当时最为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属意的村子,是与小岗村一省之隔的江苏华西村。
先行一步,秘密致富。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一位50岁的中年人坐在会场中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当他听到邓小平同志呼吁“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
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时,立时会心一笑,忍不住鼓起掌来。这位中年人叫吴仁宝,时任江苏省江阴县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从28岁开始当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76岁,创纪录的48年,把华西村打造成了“天下第一村”。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0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农民热爱这样的社会主义》为题对华西村给以高规格报道,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华西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华西村第二次被《人民日报》报道。1975年,华西村曾被《人民日报》树立为“农业学大寨”典型。
而这一次登上头版头条,则从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样板意义。而吴仁宝隐藏多年的秘密,也终于有机会得见天日。当时的吴仁宝,不仅是中共十一大代表、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书记,还有一个“秘密身份”:一家地下运转近10年的村办五金厂的领导者。
对吴仁宝来说,这个“秘密身份”显然更具吸引力,以至于当1980年上级想调吴仁宝担任苏州地区农工部部长时,吴仁宝却请求组织让他回到华西村。1969年,已经当了近14年华西村书记的吴仁宝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秘密抽调20名村民创建了一家小五金厂。在“阶级斗争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这个五金厂也成了村里的最高机密。
“原来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讲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我们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嘴上要喊,具体不要去做。发展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是抓全面发展。实践下来,单靠农业富不起来的,要富起来,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人多地少的地方更要搞其它行业”,吴仁宝说,“上面不准搞怎么办?我们办的小五金厂,我们保密,对外不讲。
领导来怎么办?领导来我们有数的。因为上面的领导也不统一,有的领导说要搞经济,有的领导说要抓阶级斗争。上面要抓阶级斗争的领导来了,我就不给他看了。看什么?把职工带到外面去,铲草皮,积河泥,搞得轰轰烈烈。上面的领导一看他非常高兴,他走了。我们把工人再叫回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要加班加点。
所以我们这样搞的,过去我们工作一天要15个小时,现在来说8小时还有双休日,那时不同的。”正是这种当时不受保护、偷偷摸摸的五金作坊,成了日后燎原中国的乡镇集体企业的胚胎。1978年,华西村的家底已经有100万元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成为名副其实富甲一方的“百万元村”。
4、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之昆明
生活的节奏一直在高速旋转,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空闲的时候都会想着到其它地方旅游,放松心情,美丽的风景也能让自己更好地生活。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之昆明。
昆明
春城的生活节奏很慢,城市干净整洁,长水机场相当漂亮。市区内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气候十分宜人,空气也很好。石林很雄伟,滇池的海鸥也挺好看的。昆明确实是一座风景宜人的慢节奏城市,游人来到这里,无不惊讶这里的阳光与春色,喜欢昆明的人会发现,这里遍地鲜花,到处都是风景。
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无愧于“春城”这一雅称,四季如春,夏天避暑,冬天避寒,所谓“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昆明,一定是春光明媚,天空碧蓝又高远,仿佛是透明的。太阳肆意地迸发着耀眼的光,迎着每一位在这座城中漫步的人。
这座城的美比较清淡,不喜欢的人只是匆匆而过,喜欢的人才会发现它遍地鲜花,无处不是景。一早乘车前往西山,在西山俯瞰滇池。随后乘高空索道到达海埂公园,人鸥共嬉。而后驱车前往昆明地标性建筑——金马碧鸡坊,徒步到南屏街,吃桥香园的过桥米线。
闲来可以悠游大观楼,左眼是昆明的湖光山色,右眼是云南的千年历史,若把它吞进肚里,简直就是来云南饱餐了一顿千年美味。转天再去品读云南石林的雄、奇、险、幽的地貌风光。多民族融合在这里,有各色的风土人情,也有各色的美食……昆明有着遍地的故事,陌上花开,携一抹余香,在这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里走走停停,多一刻逗留,多一分感受。
5、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小岗村的故事
如今,小岗村出名了,以经济,风景而出名,但是风光的背后,你知道小岗村经历了些什么吗?小岗村能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名村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你知道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述小岗村的故事。
30年前率先土地大包干,30年后土地流转,我们不要这些形象工程,这是浪费,如果是小岗人自己做主,我们宁愿投资企业,变成活钱,自己造血。如果他们真的为农民着想,要多少地我们都给!——村民严俊昌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位于凤阳县东部约40公里处,距宁洛高速凤阳出口仅16公里。
全村有849户3823人,土地面积13700亩,承包耕地面积8713亩。
1978年以前,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全国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大锅饭”的弊端毕现无疑,农业效率的低下到了让农民无法生存的地步。小岗村像全中国千千万万的村落一样只是安安静静坐落于安凤阳县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一样守着祖辈留下的田地辛勤的劳作,不断的编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
不同的是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的安徽,从春季就出现了旱情,全省夏粮大减产。
小岗村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到了包产到户的这一条路上。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出人意料的是竟十分灵验,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在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强力主持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遍地推广。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蔓延全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30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变化,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村内安装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广播和自来水,修建了村内水泥路;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卫生服务中心和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第二居民小区和占地20亩的农贸市场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双孢菇生产园区、优质葡萄示范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及生猪繁养场和龙虾养殖场等“三园两场”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6、猜你喜欢:
华西村的故事华西村旅游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华西村靠什么致富华西村企业华西村网站空中华西村华西村世界公园华西村一日游华西村玻璃栈道华西村电子盘长江村和华西村哪个有钱华西村商品交易中心
TAG: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一日游 华西村世界公园 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华西村企业 华西村商品交易中心 华西村旅游 华西村玻璃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