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及人生)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29 22:03:30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

2、一个爱情故事让你了解摩羯座

3、一代女诗人的爱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4、花妹和石娃的爱情故事

5、大诗人的爱情悲欢,元稹的爱情故事

6、猜你喜欢:

1、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在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皇朝的朝代并不少,我们都知道清朝时期的皇帝八旗等等都是满族人。皇帝有着那么多个出色的儿子,在其中出色却是不出名的数不胜数。

那么,本期民间爱情故事一起了解皇子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

纳兰性德与其表妹曾有婚约,“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正是在性德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初恋过后,便是表妹的入宫,“谁省,睡省,从此箪纹灯影”,纳兰性德的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就更加突出了。为见表妹,纳兰性德不禁乔装成僧人。只可惜“一朵芙蓉着秋雨“的表妹与他在如此的宫廷内只得“相逢不语”静默无言的相对,“转过回阑扣玉钗”。

据清《赁庑笔记》载:“旋女入宫,顿成陌路。性德愁思郁结,誓比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哪嘛每日应入宫唪经,性德贿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深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或许这段记载正是对性德当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的有力证明,直至今天也无法消除的苦楚。

恋人入宫,之后纳兰性德还抱着限满出宫,此时若若尚未与卢氏结婚,她要留着正配等自己的恋人。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再相逢。“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这是性德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

不过在她还未出宫,性德便去了另一个世界。而性德的表妹则因倾心性德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那些与性德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纳兰性德与卢氏:

性德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刚开始性德并不想与其成婚,因为他等着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性德决的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性德娶了卢氏。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

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性德。卢氏死后,性德更加悲痛。“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性德愁绪满怀,睹物思人。“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落花时节,他眼望残红,思念期亡妻的好,“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可谓“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啊。

周之琦《怀梦词》中有和性德悼念卢氏之作《青衫湿遍》曰:“道光乙丑余有其省之戚,偶效纳兰性德为此,虽非宋贤遗谱,其音节有可诉者。”故可知那为纳兰自度曲,情感真实,自然的抒发了对亡妻的爱。

纳兰性德与官氏:

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官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况纳兰性德这个生活在繁花着锦衣食无忧之中。虽性德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水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时的“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对此性德对她的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纳兰性德与沈宛:

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不过,性德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

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性德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即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过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身怀歉疚。

纳兰性德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性德的心之苦,后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四年后早逝;与官氏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而沈宛,一个艺妓,众再有才,也难被主流接受。

【结束语】纳兰性德原名并不是如此,而是因太子才改名性德,在太子改名之后又改回原名。在古代三妻四妾的事情是非常常见的,纳兰性德的感情在当时还是值得赞叹的。

2、一个爱情故事让你了解摩羯座

摩羯座:舟舟的故事

舟舟晾好衣服,阳光透过窗户,十分晃眼。

她把衣服一件一件再次整理平顺,回到厨房,打开冰箱,打算做早饭。

煎鸡蛋,牛奶,面包,整齐放在桌面。

舟舟又在冰箱上贴了张纸条,想了想,写了行字:我爱你,你要保重自己。

已经九点了。

舟舟拖着行李箱,走到门口,回过头再看了一眼这个熟悉的房间。

她掏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尽量把每一件东西都能留在照片里。

然后她看见男朋友站在屏幕里。

他说,一定要走吗?

舟舟眼泪哗啦啦滴下来,微笑着说:再见。

舟舟走出门,阳光依旧晃眼。她打开手机,看那张照片,哭得不能自已。

3、一代女诗人的爱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女性中能够出名且混出自己的一定地位的人是很少的。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才女。在如今的许多课本中都能够看到许多李清照写下的千古名句,身为一个女子却在文采上如此出众。

那么,本期民间爱情故事一起了解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无限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直笑得茶水溅出了怀子。

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李清照倍觉思念与伤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词50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婚后在京城度过了7年快乐时光,他们的生活有如琴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正当他们埋首书斋之际,政局却发生了地震般的动荡,其父李格非与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谓“元佑党人”有牵连,罢职远徒。而这个案件恰恰是丈夫的父亲赵挺之审判的。李清照便亲自写诗给自己的公公。三天之后,家产被封,自己的丈夫被罢免官职。于是,她一同丈夫去故里青州居住。

赵明诚重病时期,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赵明诚死后,谣言四起,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李清照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携带的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

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丧失殆尽。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她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远房亲戚的疏通和劝说下终于结束了追赶。

有一次,朋友邀她去看灯。李清照无心游乐,却想起了少年时代京城火树银花、人涌如潮的元宵之夜:“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她独坐屋中,抚今追昔,不禁黯然神伤:“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卒于何年何地无人知晓。在历尽悲欢、荣辱之后,她在寂寞凄凉中悄无声息地结束她愁苦的生命。她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日夜怀想、万分留恋的京都汴梁。

【结束语】“女子无才便是德”虽是古代大多数家庭认可的一句话,不过能够在自己的学识上有一位红颜知己却是大多数人都渴望的。李清照与赵明诚似知己又是夫妻的关系也是他们的独特爱情。

4、花妹和石娃的爱情故事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毕竟爱情是伟大的,是人间的爱,也是感情的表达,花妹和石娃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爱情的力量可以帮助人去战胜困难,你有没有听过这个爱情故事?本期民间故事为你揭秘。

不记得是在多少年前的故事了,诸暨有一个年轻人,名叫石娃。

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

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得玲珑俊秀,景色特别美丽。

石娃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花妹。花长得像一朵刚开放的牡丹。她心灵手巧,绣花绣得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赶上她的,每天,花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坐在窗口绣花,绣呀绣呀,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穿,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头都凿完。

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绣完,到这时候,他俩才成亲。全村人都喜欢花妹和石娃,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好日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也绣完最后一根丝线,他俩双双跑到村外的小溪边。

花妹撒开自己的辨子,让清清的泉水冲洗着长发。

花妹的长发浸在水中,溪水就打起漩涡来了,“哗啦,哗啦”不住地欢笑;溪边的那棵桃树,见了美丽的花妹,便在树顶上开出一朵特别鲜艳的桃花来。

石娃攀上去,摘下桃花,插在花妹第一次挽起的发卷上。

月亮当空照,星星眨眼笑,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谁不羡慕这人间的这一对呀!

站在云头的雷神也看见了;石娃和花妹是那么快活,那么亲密。

他越看越眼红,恨恨地想:人间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这样美丽的姑娘应该是属于我的呀!

于是他抹了一下黑脸,变成一个粗大的黑脸汉,到地下来了。

花妹打扮好了,和石娃双双地回到村里来,村里人把他俩拥上最美丽的一座小山上,在那里,大家已经给他们盖好了一座新房。

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山上欢天喜地过了一夜,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渐渐散了回去。

客人散尽了,石娃和花妹正想进屋去,突然,月亮不见了,乌云压住头顶,只听得从远处滚来一阵可怕的声音,雷神在山头上出现了,雷神嘻皮笑脸地去拉花妹,说道:“美人儿,随我到天上去吧,”花妹又急又气,一伸手“辟啪”打了两记耳光。

石娃赶过来。

一膀子把他撞得老远。

雷神挨了打,怎肯罢休!

他眼珠子一转,就是两道闪电,嘴巴一张,就是一声响雷;他袍袖一挥,狂风刮来了,暴雨落下来了。

闪电刺得人眼花,响雷震和人耳聋,狂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暴雨打的人抬不起头。

花妹和石娃紧紧依偎着,誓死也不分离!

雷神用手在石娃和花妹中间一劈,“忽”地一道青光闪过,山头劈成两半;雷神以吹了一口气,花妹站着的这一半山头,立刻就飞将起来。

石娃机灵地纵身一跳,攀住这半边山头上树藤。

飞呀,飞呀,愈飞愈快,愈飞愈高。

石娃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渐渐地,他的头晕了,眼花了,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变成了两只翅膀,再也攀不住了。

他就用牙紧紧地咬着树藤不放;可是,他的嘴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这半边山头飞到了杭州灵隐的上空,“轰隆”一声落到地面上,把石娃震得昏晕过去了。

石娃清醒过来,看看自己已变成了一只长嘴巴的鸟儿,觉得很伤心。

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多熟悉的歌声呀!

于是,他就展翅飞到山头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领头雕的,山上的树木是自己领头栽的,他下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从他的家乡飞来的那半边山头呀!

他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听,歌声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断花妹的歌声呀,花妹一定在这山头底下!

石娃听好了一个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来,啄了一天,又啄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

花娃正在唱歌,忽然隐隐地听到头顶上有“笃,笃”的声音,他屏住呼吸静静地听,一点也不错!

声音一声比一声清晰,一声比一声响亮,这一定是石娃在凿石头!

花妹高兴极啦!

就拔下头上的银钗,对着洞顶发出声响的地方挖起来,他要让石娃少费一点力气,早点把岩石凿穿。

这样,石娃上山顶上啄,花妹在山洞里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银钗也磨得只剩短短的一截了。

过了不知多少时候,石娃一啄啄到一支银钗,岩石终于啄通啦!一线和煦的阳光射进黑洞,石娃从来这一线缝隙飞进洞里去,在花妹的身边飞了三圈,花妹立刻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双双迎着太阳,向天空飞去。

飞呀,飞呀,石娃和花妹冲破蓝天,穿过白云,一直飞到天上。

他们找到了雷神,一齐拍拍翅膀冲过去,“笃,笃”两声,把雷神两只铜铃眼都啄瞎了。

从此以后,雷神成了个瞎子,只能在天上吼叫,再也不敢到地下来为非作歹了。

飞来峰上有个小孔叫“一线天”,那就是当年石娃把花妹救出来的地方。

5、大诗人的爱情悲欢,元稹的爱情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是曾经的元稹送给妻子的,当妻子离开自己的时候以此诗来悼念亡妻。不过元稹虽然对妻子的爱很深刻,但是情史却也是很丰富的。

那么,本期民间爱情故事一起了解元稹的爱情故事。

早年间,风流才子元稹读书普救寺,被崔莺莺的才貌所倾倒,他不顾一切地追求,终于如愿,与莺莺在西厢私合累月。但他不久便为宦途另结高门而抛弃莺莺。虽然他在一生中娶过一妻二妾,可是内心始终深爱的还是初恋情人莺莺。

“拂墙花影动”、“微月透帘栊”、“寺钟鸣,天将晓”,是元稹与崔莺莺初恋时的典型环境。元稹的后半生,无论他的遭际如何,只要遇见这些典型环境,埋藏在心底的对莺莺的爱恋便会被激发出来,他也便会深深地惆怅在对莺莺的怀念之中。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考,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

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

元和四年(809)三月,41岁的半老徐娘才在梓州结识了诗人元稹。薛涛比元稹大11岁,但她凭借成熟美,凭借才华征服了这位京官。她本是被司空严绶做为“美人计”献给元稹的。这时的元稹新科未久,政治上刚正不阿。元稹是来调查一桩公案,又是一位不慕钱财的御史,但他同样抵御不了才色双全的蜀中女杰。

虽然薛涛姿容美艳,能诗善书,名倾一时,但见面之前,恃才自傲、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元稹并没有把薛涛特别放在眼里。殊不知薛涛虽此时已年过四十,但风韵不减,从容优雅,才情卓异,非同凡响,于是元稹大为惊服,倾慕不已。薛涛似乎也从这个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的诗人身上,发现了爱情的春天。

两人一见面,薛涛走笔作《四友赞》,赞砚、笔、墨、纸云:“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使元稹大为惊服。二人两相倾慕,缱绻缠绵,陷入了恣意浪漫的温柔乡里。元稹遇见薛涛便陷入了“薛涛井”中。

而薛涛遇上元稹更是干柴烈火,这是等待了许多年才等来的爱情井喷。元稹以松花纸寄诗赠薛涛,薛涛则造十色彩笺以寄。薛涛对元稹付出了真诚的情感,以至若干年后,所作《寄旧诗与元微之》一诗,依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结束语】在古代虽然三妻四妾的事情很常见,不过大多数女子却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对自己一心一意的人,元稹的情感史虽然在后人看来很混乱,不过在当时的对比下还是较为专情的人。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元稹的爱情故事  女诗人李清照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清代女诗人  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