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沙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肩膀戏简介
2、戏曲文化:陕西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3、中原五省汉族戏曲剧种之大平调来源
4、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定州秧歌戏
5、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的白字戏
6、猜你喜欢:
1、沙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肩膀戏简介
肩膀戏,又称肩头坪,是福建省沙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戏曲,与我国其它剧种有较大区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三明文化中具体去了解关于肩膀戏的内容都有哪些。
“第一好玩人叠人,第二好玩打死人,第三好玩迎大神。”这是流传在夏茂的一首歌谣。长期以来,人们对第一句多有费解,以致误解,乃至曲解为淫秽之事。具考证,这是夏茂人到沙县城关游玩后,回夏茂与人诉说的感受。
“人叠人”是说肩膀戏,它跟第二句的舞狮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构成并列关系的,都是讲沙县明间文化娱乐活动。至于打死人,怎么理解为舞狮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肩膀戏是翻译后的普通话,沙县原话是肩子头棚。肩子头,就是肩膀,棚就是平台,此指戏台。那么肩子头棚就是以肩膀为戏台的戏。意译成普通话就是肩膀戏了。
肩膀戏也确实是好玩的,它与其他戏种迥然不同,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这是独树一帜的戏。我看过演双簧,两个演员同骑在一条凳子上,一前一后,一个做动作,一个发声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发笑。
肩膀戏不同于木偶戏和傀儡戏,更不同于双簧,上下演员都是真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出上半身,一个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小学低年段年龄的儿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员的肩膀上。两只小腿紧紧夹住大演员的头颈,而大演员也举起双手,向后握住小演员的两条腿脖子,以做固定。
小演员则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画脚。大演员则在下随戏走台,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当,令人称奇,非常动人。过去小演员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装。封建观念已经破除,移风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为衰。
肩膀戏演唱的都是《南词曲》和《西皮台》等沙县汉族民间打击乐。《南词曲》有南词头、正韵、北调、南词等调;《西皮台》更丰富,有上小楼、新八板、谢水仙、新金中汉、延平板、老金中汉、露台串、老八板、西皮串。
演的故事有《花子过关》、《补缸》、《姑嫂打渔》。乐师们演奏的乐谱,不是简谱,更不是五线谱,而是古老的起源于隋唐的工尺谱。工尺谱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别记写七声,常用板眼“、”、“×”、“□”“·”、“○”、“┕”、“△”记号表示。
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每台戏都有三四组到五六组的演员,再配上鼓乐队,和备用的替换大演员,队伍有一定的规模,非常热闹。
肩膀戏是流动的舞台,到处都可以走动。小时候,在正月里看肩膀戏,从直巷头看到庙门,又从庙门看到南门,再到府前,然后到西门兜。每演一场,都有新鲜感,都有新的收获,并无重复之嫌,那是从出发到结束,整夜地看到底的。
即便在路上,也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并不感到乏味。小演员这时则叉开双腿骑坐在大演员的肩膀上,抱头休息,大演员则从胸前抓住小演员的双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谈。我们却鱼贯地尾随在黑压压的队伍后面,自然成为拉拉队,成为基本观众。
肩膀戏是活动的广场文化,它不须事先搭台,也没有戏台的朝向。四围的观众都可以观看,不存在背向问题,都可一览无余。肩膀戏也是放大了的高跷,观众即使在远处,小演员也不会被前面的观众遮住,照样地在高高的汽灯下看戏听戏。
2、戏曲文化:陕西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陕西省是我国地方戏种繁多的的地区之一,有很多民间戏曲深受民众喜欢。那么,你知道陕西的地方戏曲剧种究竟有哪些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或许,你对其中的戏曲情有独钟,是一枚忠实的戏迷。
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眉户
眉户,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眉鄂”或“迷糊”,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它的贡调主要由小曲小调所组成,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
现代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部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
碗碗腔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
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属于民间地方戏曲,是中国陕西商洛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商洛民间艺术特色,唱腔以商洛地方语言为主,故称“商洛花鼓”。商洛花鼓艺术形式丰富多样,音乐曲调流畅优美,传承历史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现代秦腔诞生之根基所在。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在明朝嘉靖年间基本形成,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
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是秦腔的肇始之源,对于各路秦腔的形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
3、中原五省汉族戏曲剧种之大平调来源
“每一夜都能干干净净、心安理得、筋疲力尽地入睡。每一天也能清清爽爽、心平气和、精神充沛地醒来。这就是最好的生活。”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大平调文化看看中原五省汉族戏曲剧种之大平调来源的相关知识。
可能感兴趣》》陕北道情的艺术流派与曲调发展介绍
历史溯源
大平调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据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记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红、大弦戏各一出”。现发现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菏泽大平调戏班“大
4、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定州秧歌戏
秧歌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汉族戏曲,秧歌便是每当到了丰收的好季节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跳起秧歌来庆祝今年的好丰收。河北省保定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定州秧歌戏。本期小编就带你去保定文化了解一下定州的秧歌戏。
定州秧歌戏又称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汉族戏剧曲种,因发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汉族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并成立了秧歌班。民国十五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
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最兴盛时能演出五十余出戏。定州秧歌传统剧目很多,这些剧目都是汉族劳动人民的创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有大量的方言俚语,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受百姓喜爱,寄托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吃饭吃窝窝,听戏听秧歌”是广泛流传河北各地的佳话。秧歌,起初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哼唱的民歌(又称稻歌),后来,随着表演较复杂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渐分出行当,搬上舞台,衍变成富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
其内容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善于体现汉族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带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的白字戏
中国戏曲可谓名扬世界,最为出名的尤数京剧,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的小戏剧,他们由各自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方言而组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特的中国文化现却濒临无人继承的惨状,想要了解白字戏吗?就跟着小编一起到广东文化里看看吧!
白字戏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白字戏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音乐等汉族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汕尾市三稀有剧种之一。白字戏曲剧种。
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汉族民间艺术相结合,并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今称潮剧)和南下白字没有“啊咿嗳”衬词拉腔,跟(海陆丰白字戏)有所差别。白字戏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及惠东、惠来、紫金等县的部分地区。
早年白字戏如与正字戏同地演出,正字戏必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则正字戏在前半夜,白字戏在后半夜,称为“半夜反”;民间并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它与梨园戏在剧目、唱腔、语言上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潮剧,两者方言不同,唱法不同,从音乐上都有所不同,海陆丰白字戏是用当地的福佬方言(学佬方言演唱),海陆丰地区方言只是跟潮汕方言都是来自闽南系。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溯源
广东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汉族民间艺术相结合,并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今称潮剧)和南下白字(海陆丰白字)之分,现为海陆丰白字的专称。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及惠东、惠来、紫金等县的部分地区。
早年白字戏如与正字戏同地演出,正字戏必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则正字戏在前半夜,白字戏在后半夜,称为“半夜反”;民间并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它与梨园戏在剧目、唱腔、语言上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潮剧,两者除方言略有差异外,几乎相同,可见白字戏与正字戏、梨园戏和潮剧都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明末白字戏已经流行。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的领导下,艺人曾成立梨园工会,并作出改良戏剧的决议,编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压迫的戏和宣传革命的歌谣。现有专业演出团体海丰白字剧团。传统剧目有200余种,文戏多,“全连戏”(整本戏)多。
有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之分。
白字戏在粤东地区演出历史久远,而且经常与正字戏同台演出。以前潮州和海陆丰地方俗例迎神赛会,如有几班戏同在一起演出,正字戏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还有一种“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字,下半夜演白字。有所谓“正字母生白字仔”的戏谚。
白字戏的开台戏《净棚》、《八仙拜寿》、《仙姬送子》、《跳加官》等,仍以正音演出。这和早期正字白字合班,不无关系。白字戏有“哩”调,有“哩”拉腔,与《金钗记》、《荔镜记》相同。这也是出自南曲。正字、白字两个剧种,有些剧目也是相同的,如《三元记》中“秦雪梅教子”一折,除科白使用方言不同外,词曲俱同。
从历史资料和如今面貌来看,均说明白字戏是在南戏改用方言而歌的泉调、潮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正字戏的很多东西,并进一步与海陆丰地方方言、民情风俗、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形成。也有人认为,白字戏源自漳州、潮州流行的竹马戏。
元、明之际,闽南大量移民到海陆丰,他们带来宋代陈淳《上傅寺丞论淫戏》所说淫戏。
宋庆元三年(1197年)漳州有“戏头”“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这种戏随移民传到海陆丰,就有现存的俗称老白字的竹马戏。
可能你也喜欢:
奇妙的北京民间艺术:毛猴
最具浓厚色彩的北京年节文化
别具一格的旧京婚俗文化
独具一格的老北京社交礼仪
6、猜你喜欢: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