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芦笙舞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18 10:03:33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芦笙舞

2、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灯”

3、蒙古族的民间舞蹈:顶碗舞

4、异彩纷呈、多样的哈尼族民间舞蹈

5、落子是什么意思: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6、猜你喜欢:

1、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芦笙舞

舞蹈是人们在庆祝节日时渲染节日气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一种方式。中国有56个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下来后每个民族的舞蹈都独具特色,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更是把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舞蹈里,让人啧啧生叹。那么,你知道拉祜族的芦笙舞吗?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拉祜族文化吧!

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

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

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

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围成圆圈其舞为芦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芦笙舞是特点突出的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跳起芦笙舞,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充满民族团聚的欢乐,增强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澜沧江以西地区,都跳芦笙舞。而与其它民族杂居地区则较流行跳歌。

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芦笙舞又称为跳歌,是西双版纳拉祜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拉祜族的乐器主要有三弦、芦笙和口弦。民间歌舞都以芦笙和三弦作伴奏。因此,人们把这种集体性自娱舞蹈称为芦笙舞。

芦笙与拉祜族自古有缘。民间传说,早在大地还分为两层的时候,拉祜族的一位始祖从一个地缝里掉入大地之下小人国居住的第二层。始祖离开亲人以后十分悲伤,用葫芦和竹管做成一只芦笙,吹出委婉动听的乐曲,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大地上的一只竹鼠听到乐声,寻声找到那个地缝,来到大地下层,找到了拉祜族的祖宗,让他拉着尾巴带着芦笙爬出地缝,重返人间与亲人团聚。芦笙成了促成离散亲人团聚的媒介。因此,拉祜族特别喜爱吹芦笙、跳芦笙舞。

拉祜族每年过拉祜扩节、火把节和新米节,人们都要在寨场上跳芦笙舞。领舞者多为男性,吹着芦笙,弹着三弦居于舞场中心,一边吹笙弹琴,一边领舞。参加跳舞的群众将领舞者围在中间,合着芦笙和三弦的旋律边舞边歌,由一人领唱,大家按固定的词儿合声。芦笙舞有两跺脚、三跺脚、四跺脚、快步、穿插等,但以三跺脚为主,民间有“跳笙要跳三跺脚,越跳心里越快乐”的民谚,说明三跺脚在芦笙舞中的地位。

民间所跳的芦笙舞,据说有30多套,表现的内容有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模拟动物的动作、互相逗弄取乐等。舞蹈动作以下肢动作为主,主要步伐有跺步、抬腿、曲腿、半蹲、全蹲、跃步、踮步、搓步、小弓箭步、曲膝、弯腰。手部的动作主要是随着腿部动作的节奏前后摆动。舞蹈动作粗旷奔放,易学、易跳。踏步有时轻缓,有时跺得咚咚有声。伴舞的芦笙和三弦旋律起伏跌宕,颇有特色。

此外,拉祜族民间还有白鹇舞、斑鸠吃谷舞、舂辣椒舞、射弩舞、蛤蟆舞、打谷舞等多种舞蹈。但舞蹈场面不大,不像芦笙舞那样地热烈和引人入胜。

可能你也喜欢:

独特的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

丰富多彩的东乡族的特色饮食

大本曲:白族特有的古老民间技艺

吹吹腔,白族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2、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灯”

我国各地都拥有独特的当地文化特色,天津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天津的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天津这些古老民间文化一直还在流传着,接下来就由小编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虾。

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带渔民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

3、蒙古族的民间舞蹈:顶碗舞

在蒙古族文化中,有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叫做顶碗舞,这种舞蹈也影响了不少其他的少数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和傣族等。

那么,蒙古族的顶碗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相关的史料记载,《顶碗舞》的出处与佛教有着一定的渊源。佛教教义当中有多种对佛的供养仪式,用碗盛上糜乳的供奉以及用歌舞表演的伎乐供养都包括在其中。两者的结合导致了这种用盛了糜乳的碗放在头顶上舞蹈的形式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多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充分展现蒙古族舞蹈的技艺,智慧和丰富灵活,多变的特点。

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此外,维吾尔族、傣族、土家族也擅长跳顶碗舞。

您可能也喜欢: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汉族

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回族的传统文明及历史贡献

汉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汉族酒神精神

4、异彩纷呈、多样的哈尼族民间舞蹈

哈尼族人民能歌善舞,也非常喜爱歌舞,而舞蹈更是哈尼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哈尼族的民间舞蹈从古代一直传承至今,哈尼族人民保持了原舞蹈的风味,所以哈尼族的民间舞蹈为哈尼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异彩纷呈、多样的哈尼族民间舞蹈。

哈尼人民与邻近的彝、汉、苗等民族和睦相处,往来频繁。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民族间交往日深,互相影响也日增。门史书中所记载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复存在。清末民初,具有易门地方浓郁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学习过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流传、演变,逐渐化为本民族的舞蹈。

例如,居住在绿汁江流域的哈尼族,因与当地彝族阿陆人杂居,随着岁月的流逝,竟与当地彝族跳一样的民间舞一一“葫芦笙”。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在当地彝族、哈尼族人民中,享有“笙王”的美称。又如大朋多村,民国初年晋宁县木鲊艺人普韩秀将“花鼓舞”传到了该村;后来草箐、水塘等地苏纳人的民间舞蹈“找老跺比”、龙泉镇汉族的民间舞“装春”等也传到了此地。

长期以来,大朋多哈尼人便用“花鼓舞”和“装春”替代了祖传的“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的“洗鬼舞”。用纳苏人老少喜爱的“找老跺比”取代了本民族原来的“挥扇环歌,抚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的传统舞蹈。

被各地哈尼人民称为“我们的舞蹈”的“葫芦笙”、“花鼓舞”、“装春”、“找老跺比”等,都受到当地哈尼人的厚爱,他们尽量保持原舞蹈的风貌,不随意更改。哈尼族历史悠久、支系很多,在不少民歌中都带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此外有边歌边舞的自娱性舞蹈《罗索》、《得波措》和民间《扭鼓舞》、表演性的《棕扇舞》等。

您可能还会喜欢:

花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讨念拜、讨僚皈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瑶服饰

独具民族风韵的舞蹈,瑶族长鼓舞

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5、落子是什么意思: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在河北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这边流行着一种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的舞蹈,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属于秧歌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名叫“落子”的舞蹈,希望大家喜欢。

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落子是一种秧歌类型的汉族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绣手绢》、《老妈叹》、《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伤》、《尼姑思凡》等。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落子大都已成为由同等数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

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已故的着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

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结束语】落子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及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您可能也喜欢:梆子是什么意思:汉族的一种打击乐器评弹的流传地:江南两岸的悠扬旋律莲花落经典唱词,赏析莲花落文化魅力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点是什么?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汉族民间舞蹈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