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一片灯海,河南“灯节”习俗(河灯节是什么地方的)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9-24 14:07:52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一片灯海,河南“灯节”习俗

2、河南商丘过年习俗有什么

3、河南元宵节习俗简介

4、各具特色的河南订婚习俗

5、河南冬至的习俗盘点

6、猜你喜欢:

1、一片灯海,河南“灯节”习俗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我们至今看到的中原文化就是以原先的河南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河南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河南文化中,正月十五是需要盏灯的,那么河南的“灯节”习俗有什么呢?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了解。

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河南灯节饮食颇多讲究,豫西喜蒸制糖包馍、枣花馍以及祈福避邪的馍形,诸如谷穗、麦穗、猪头、刺猬等。大部分地方还要炸油饼、面角,信阳各地要作年糕。也有讲究十五吃饺子,十六吃元宵。在三门峡一带十六则吃“蒜面条

2、河南商丘过年习俗有什么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指的是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主要是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过年期间,每个地方都会举行很多活动来庆祝。在河南商丘,这个地处中原,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商丘的过年习俗。

祭灶

祭灶,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一项在商丘境内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民俗活动。20世纪70年代前,绝大多数家庭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境内民众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

3、河南元宵节习俗简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土地上有着56个民族,23个省,虽然大部分地区过元宵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的元宵节还是有自己独特的风味。河南省又有着怎么样风味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

在河南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长兴河南人元宵节送灯的传统源自光山县的独特习俗

长兴河南人民国初年,河南光山县、罗山县等中原移民进入长兴,至今其后裔约有近20万人,他们大多聚居在平原地带,百年来仍然保持其祖籍地的传统风俗,且乡音未改。发展至今,他们尽管来自于中原不同地域,乡音却已经趋同,我祖父母分别来自于湖北和湖南,因为生活在河南人聚居之村落,也已被同化,平时说话都是信阳那边的方言。

长兴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见在祖宗坟前点灯的习俗。因此长兴民间所谓此乃河南人的习俗,实为谬误。

在河南信阳商城、光山、新县的部分地区有这么个送灯的习惯。

您可能也喜欢:

揭秘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

日本人春节吃什么,大有讲究

2015国庆高速免费时间,免费几天?

春节食俗:湖南春节吃什么

4、各具特色的河南订婚习俗

提起河南,一定会想起一个字,那就是“中”。有人说河南是地球的中间,所以无论是好还是可以都说中。拥有历史悠久文化的河南对于婚礼也有着很多的习俗。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河南文化了解一下河南订婚习俗。

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到女方家中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和。

议婚完毕,如果男女两家都均无意见,即行订婚,俗称“过贴”“换贴”订婚一般选择农历三,六,九等吉日,两家分别设宴款待亲友,俗称“吃定亲饭”亲事遂定。此日或其后,男家要给女家郑重的送去聘礼。

换手巾:乡间多以手巾相换,换手巾时,男方多在手巾内包上一定数量的现金。还有许多以照“定婚像”,为正式订婚的依据。

彩礼:彩礼钱一般是订婚仪式时候给一部分,一般一万零一千,意思代表万里挑一。也有地方只要1千零100元,代表什么你知道。男女双方要给对方买礼品,什么衣服啊等等的。

礼金:一部分是结婚前给彩礼钱,要给多少不一样,两家商量呗,2万以内差不多可以搞定了。订婚后逢年过节你还得去探望送礼她们家有什么事你也得缠和订婚后就算一家人(跟结婚似的)不过也有退婚的。

5、河南冬至的习俗盘点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很多的民俗文化。冬至节作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被当做很重要的节日来庆祝。根据全国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过冬至的方式也不太一样。我国河南地处中国中部,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河南文化中河南地区怎么样过冬至,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吧。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还有很多。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河南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河南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河南各种馅儿的饺子,个儿大、馅儿足,是河南人在冬至里最好的一口。河南省省会郑州还有“烩面之城”的雅号,在满街的烩面馆,尤其是在老字号,点一碗羊肉烩面,点一碗三鲜烩面,也许,你会把河南人这一物种看得更加真切。

猜你也喜欢:

东莞冬至习俗都有哪些?

上海冬至日太阳角度计算方式

西安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多大?

老北京冬至习俗,你知多少?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元宵节习俗作文  元宵节习俗英文  元宵节习俗英语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