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下肢水肿的体格检查有哪些 下肢水肿有几种分类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1-19 11:16:32
The Beginning

一、下肢水肿如何体格检查

  下肢水肿可以分为不同的等,1度浮肿是足背部肿,2度浮肿反应踩骨以上,3度浮肿达到膝部,对下肢水肿的患者来说,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必须要做全身的检查,因为身体上很多的系统、器官、组织都可能造成水肿,全身检查利于了解水肿的来源,认识其特征。端坐呼吸、心率或脉搏增快,心脏扩大这些现象的出现,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则水肿是由心脏疾患引起的。

  如果是全身性疾病,怀疑是心源性水肿时,需要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胸片等,怀疑*性水肿时,应当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行肾穿刺等,怀疑肝硬化导致肝肾综合征的水肿时,需要检查白蛋白、肝功能、B超及行食管造影等,怀疑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黏液性水肿时,则要检查T3、T4等,可见不同的类型需要检查的事项也不同,大家需要分类进行掌握才可以。

  生活当中朋友们还需要进行下肢水肿的预防工作,必须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坚持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健身器械锻炼等,从而能增强体质,选择食物应当以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索及无机盐的食物为主,多吃低脂肪、少盐的食物,如芹菜、萝卜、菠菜、大豆、蘑菇、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以多食用一些。

二、下肢水肿分几类

  1、心源水肿 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发病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减少,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常合并右心衰竭的其他的表现。

  2、*水肿 主要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性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

  3、*水肿 主要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发病机制是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常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方面的表现。

  4、营养不良水肿 主要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缺乏。特点是水肿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足部开始。

  5、特发水肿 多发生于妇女,主要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原因不明,可能是内分泌失调与直立体位的反应异常所致。

  6、粘液水肿 多由于组织液中蛋白含量过高引起,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低,颜面及下肢明显。

  7、药物水肿 多见于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等治疗中。

  8、淋巴水肿 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前者是正常淋巴管发育障碍所致,临床上较少见。后者常由复发丹毒、丝虫病感染或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等引起,较多见。淋巴水肿尽管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大致相似:发病初期,淋巴回流受阻致淋巴管内压增高,淋巴管扭曲扩张,瓣膜功能逐渐丧失致淋巴液逆流,最终影响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间液和大分子物质而使液体和蛋白在组织间隙积聚,皮下组织增厚,此时皮肤尚光滑柔软,指压有凹痕。若病变持续存在,在高蛋白水肿液长期刺激下,皮肤及皮下组织产生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淋巴管壁也逐渐增厚、纤维化乃至硬化,组织液更难进入淋巴管,组织间隙水肿更趋严重。同时,局部汗腺和皮脂腺功能障碍亦容易导致感染,进一步促进局部组织纤维化,加重淋巴管阻塞,如此恶性循环,使淋巴管的病变不断加重。日久,皮肤增厚粗糙,坚硬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

  9、静脉水肿 多由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瓣功能不全导致深静脉压力增高、回流不畅,血液中小分子物质渗透至血管周围的组织间隙,形成低蛋白水肿。

三、下肢水肿该如何预防

  对于生理性浮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治。

  1.保持乐观情绪,长期坚持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2.选择食物,应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索及无机盐,低脂肪、低胆固田,少糟、少盐为原则,芹菜、萝卜、菠菜、西红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3.避免久坐久站,经常活动下肢,并注意经常上抬两下脚。

  4.保证良好的唾眠,起居有规律。

  浮肿的病人应针对病因治疗,对于心肝肾疾病引起的下肢浮肿可给予利尿剂,可减轻症状。甲状腺机能低下者可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可采取手术。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给予抗凝药治疗。华法令是最有效的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每日服150毫克,有一定预防作用。

四、下肢水肿容易和哪些症状混淆

  腿脚浮肿:体内增加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时,就是浮肿。体重增加的同时,会出现眼皮浮肿、脚踝或小腿浮肿。脚的浮肿若是由心脏病所引起的,最好能早期发现,以指尖朝骨的方向压胫骨30秒,若无浮肿,就会回复 原状;若有凹陷,则可证实是浮肿。此外,若感觉鞋子很紧,也有可能是浮肿的讯号之一。

  下肢肿胀和乏力是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之一。具有以下特点者可以诊断Cockett综合症:1、多见于青壮年患者。2、持续下肢肿胀和乏力。3、随症状加重,会出现严重下肢浅静脉曲张。4、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下肢弥漫性水肿:水肿首先从下肢开始,呈弥漫性。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当心力衰竭时即出现水肿。

  下肢浅静脉曲张绝大多数是大隐静脉曲张(少数为小隐静脉曲张或大小隐静脉曲张都曲张),临床上极为常见,全球约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此类疾病,发病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长期站立和重体力劳动可以成为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尤其在小腿,浅静脉隆起,扩张弯曲,甚至卷曲成团,酸胀,乏力,久站后出现足部浮肿,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肤常有褐*素沉着和湿疹。如时间过长或治疗不当均可导致下肢水肿,局部组织缺氧,引起皮肤角化、脱屑,轻微外伤即可导致愈合不良,迁延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俗称“老烂腿”。大约20%~25%以上的下肢静脉性疾病合并下肢溃疡形成。

  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一般是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所以压之呈凹陷,其机制是组织间隙液生成大于回收。大部分的水肿都是这个,比如肾性的水肿,心源性水肿等。皮肤苍白、肿胀、皱纹变浅,局部温度较低,弹性差,用手指按压局部(如内踝、胫前区或额、颧部位)皮肤,如果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或显性水肿。在手指松开后,这种凹陷须数秒致 1 分钟方能平复。这是由于凹陷性水肿时,皮下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游离水因按压局部压力增高,使游离水移向压力较低处,故出现凹陷,手指松开后,游离水回复到原处的时间即为凹陷平复的时间。

  下肢浮肿临床上分为皿度, I度浮肿为足背部肿; 2度浮肿在踩骨以上;3度浮肿达膝部。

THE END

TAG:淋巴管  下肢  水肿  静脉  组织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