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运动养生

晚饭后运动好不好 基本的跑步常识你必须知道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1-27 09:15:06
The Beginning

一、晚饭后运动好不好

  晚餐多久后运动最佳?
  一般的餐后与运动之前的时间间隔长短,大多是是要依旧餐点以及用餐的情况而定了,其他的一些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体能条件与运动的强度。
  如果你运动前的用餐量很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质及脂肪为主的食物间隔时间应为两小时以上;如果用餐量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间隔时间可以缩短为30分钟至1小时。任何改变最好都采取渐进的方式,但如果出现任何肌肉上或消化上的问题,就得暂停。
  一般来说,不经常运动的人和体弱的人,最好在饭后0.5~1小时运动较为适宜。正式的锻炼和剧烈的竞赛,最好在饭后1.5小时再进行。
  一般的在饭后不应该进行剧烈的运动并不排除在饭后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或者是做一些其他的轻微的活动,这样对增进健康都是有利的。
  通过以上介绍,对晚餐多久后运动呢,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饭后1小时候进行运动,在对人体各方面上,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而且在减肥上,也是有着很好的功效,是一个放心选择,同时也会提高身体免疫力。
  饭后散步可以养胃
  中国自古就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谚。研究表明,“每天一万步”是近年来日本人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的因素之一。欧美一些国家,步行锻炼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散步的好处十分明显
  长期坐着或站着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腿胀、静脉曲张和痔疮等疾病,原因是身体下部的静脉淤血,不易流回心脏。散步中,下肢肌肉加强活动,有节奏地挤压静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迅速回心有利。
  当身体活动变少的时候,肠胃的活动也会跟着身体进行减弱的,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的情况。如果实在饭后散步的话,腹部的肌肉运动会对肠胃进行很有效的“按摩”,这样会刺进和改善肠胃的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二、基本的跑步常识你必须知道

  想必大家晚上的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很多人选择晚上做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在夜晚跑步是还是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今天就从跑步前的准备工作及晚上跑步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夜晚的时间是美好的,浪漫的,很多人会选择在夜晚跑步,没有白天的城市喧嚣,但是一些基本的跑步常识是你不得不知,下面就来具体看看吧。
  基本的跑步常识你不得不知
  一、晚上跑步要注意什么
  1、不能饭后立即跑步
  很多人吃过晚饭就着手准备跑步了,虽说晚上的时间比较充裕,但有些人晚饭吃得较迟,为了不影响早点睡觉,于是吃过饭就开始跑步。
  虽然晚饭吃得比午饭要少,但刚刚进食后,胃部正忙着消化食物,立即剧烈运动,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导致胃下垂。本来是出去锻炼身体的,却使身体受损,得不偿失。
  立即剧烈运动,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导致胃下垂
  2、不能跑过之后再吃饭
  或许有些人会想,既然吃过饭之后不能立即跑步,那就选择在跑步之后再吃吧。其实这的确可以预防胃下垂,但是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其它的问题。
  人在空腹的时候,往往血糖比较低,大量地消耗体内能量,很可能导致体力不支,很容易晕倒;此外,空腹运动之后再吃饭,就会比之前更饿,不知不觉吃得更多,甚至出现狼吞虎咽的情况。无论是对消化还是对瘦身,都没有任何好处。
  比较合适的运动时间,是晚饭后一小时,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又补充了一定的能量,跑步更有力气。

三、饭后运动易得阑尾炎是真的吗

  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很快,早晨睡眼惺忪地挤地铁,晚上还要参加各种应酬,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来锻炼身体。因为午休时间短暂,很多人刚吃完午饭便打球、游泳、跑步,久而久之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会损伤胃肠道。小时候我们会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饭后立即做运动,会得阑尾炎,得了阑尾炎要疼的!疼了要做手术的!”。饭后运动易得阑尾炎,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饭后运动胃肠道最受“折磨”
  餐后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此时大部分血液集中在胃和肝脏。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等器官,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甚至造成慢性胃病。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大大增加,这也使胃肠道的蠕动减弱。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对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不利。饭后立即参加剧烈运动还可能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和不适感。储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为颠簸不停,牵拉固定胃的韧带,长此以往会变得松弛,导致胃下垂。
  除了吃得饱会引起运动时腹痛外,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也会引起腹痛。当人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转入活动状态,胃肠道会因跑跳而受到震动,肠道蠕动情况也会发生改变,致使消化的食物及残渣积聚在回盲部,引起“岔气”。另外,有时因内脏器官血液循环不畅,使肝脏或脾脏淤血,也会引起腹痛,这时疼痛大多出现在左、右肋下部。
  “饭后运动易得阑尾炎”没依据
  民间有种说法,饭后马上运动容易得急性阑尾炎。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人为什么会得急性阑尾炎呢?其原因是阑尾腔梗阻及细菌感染。人的阑尾位于盲肠的末端,细而长,好像是一条死胡同,因此很容易被粪块、蛔虫、寄生虫卵等阻塞,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发炎。有的人不一定出现阑尾腔阻塞,细菌由肠黏膜的损伤处侵入,或在全身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时通过血液侵入阑尾而发生炎症。除上述原因外,在胃肠道功能紊乱时,也可通过神经反射而发生阑尾腔梗阻并继发细菌感染。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相当复杂,而饭后马上运动跟此病并无明确关系。我们吃进食物后,需要6~8个小时才能到达阑尾附近,因此饭后运动会让食物掉进阑尾,引起阑尾炎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有人饭后运动肚子痛并非得了阑尾炎,而是因为饭后胃肠道内装满了食物,运动时动作幅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肠系膜受到牵拉所致。
  饭后运动要因人而异
  通常认为饭后不能立即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吃完饭后人体的血流会集中到胃,用以消化食物。如果此时开始运动的话,血液会流到骨骼肌,胃的血液供应就减少了,因此引起消化不良。且不论增加骨骼肌的血供是否会引起胃血流量的减少,也不论胃血流量减少是否与消化不良有关,如果胃在工作的时候不能运动的话,那么考虑到胃内的食物通常要经过4-6个小时才能彻底排空,那么饭后不止半个小时,而是数个小时之内都不能运动了。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大多数运动的人都“犯了错”,在不适合的时间运动了。

四、这样走路才能锻炼身体

  去健身房,没时间;在家跳操,难坚持,我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不运动。走路也许是所有运动方式里是最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了,看看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在为争夺每天走路第一名努力着,就能略知一二。

  一、强度
  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
  通过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散步无法达到健身效果,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
  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二、姿势
  脚步正,曲臂摆
  “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苟波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
  三、方式
  正走、倒走、踮脚走混着来
  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武文强说,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另外,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
  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却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

THE END

TAG:的人  阑尾炎  阑尾  快走  饭后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