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经、肾经、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效。
回阳救逆
附子上能阻心阳,中能温脾阳、下能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汇言》称“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回生之殊功。”附子可以治疗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的亡阳证,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欲绝者;亦可回阳救逆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治疗亡阳兼有气脱者;还可以用来治疗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见有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象沉迟无力或者无脉者。
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
1、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
2、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大便溏泄者;
3、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
4、可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
散寒止痛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而有较强的散寒止痛的作用。凡是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使用,特别善于治疗寒痹剧痛者。
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改善血液循环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
调控血压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抗休克
可以显著延长休克动物的生存时间。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抗凝血
附子煎剂有抑制凝血和抗血栓新的作用。
抗炎镇痛
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镇痛作用。
抗氧化
附子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附子的使用禁忌
附子辛热燥烈,孕妇虚谨慎使用,阴虚阳亢者虚禁用。并且附子不能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中药同用。一般附子生品外用,内服需要经过炮制方可食用,若内服过量或者炮制、煎煮方法不正确,可引起中毒。
附子的不良反应
附子中含有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表现为心脏的毒性。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即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还有乌头碱样作用,表现为心率失常、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剂中枢神经紊乱等。附子大剂量粗制品生物碱可导致多种动物全身及呼吸麻痹症状。
小贴士
1、附子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幅度增高,但生用过量易中毒。出现心率不齐,最后可引起心肺及呼吸麻痹而死亡,故临床多用炙附子。
2、附子吸收后对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对粘膜及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但无局部刺激现象),所以本品有镇痛作用。
TAG: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 中医养生 附子